过客
鲁迅作。 初载于1925年3月9日《语丝》第17期,初收于1927年7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的《野草》。这是一篇短小话剧式的散文诗,文中所描写的困顿倔强而不倦跋涉的过客,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他没有听老翁让他回去或留下来不再前进的劝阻,也拒绝了小女孩送给他包裹伤口的布片的馈赠。 他响应前面一种声音不断的召唤,毅然决然地向著布满荆棘和坟冢的前方走去了。 鲁迅通过这个象征性的故事,抒写了自己对前进道路探求过程中的思索和心境;而过客这个象征性形象也带有二十年代知识分子对生活道路和革命理想探索者的色彩。鲁迅1925年4月11日致赵其文的信中说:“《过客》的意思……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有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载《鲁迅研究资料》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