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战争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战争论》《战争论》
德国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7月出版。全书分为3卷,共73万字。作者是19世纪普鲁士军事史问题的伟大作家,军事理论家。在他1831年去世后,其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分10卷,本书是其中的第1、2、3卷。本书是一部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在军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对战争本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正确的见解,对军事思想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书中,作者集聚了大量的材料,力图用辩证的方法研究战争理论,作出了许多至今仍属正确的论断。作者在《自序》中说:“本书的科学性就在于要探讨战争现象的实质,指出它们的那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作者认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作者援引了大量战争的史料,也注入了他自己参加战争的实际经验,对战争的性质、战争理论、战略理论、战斗、军队、防御、进攻、战争计划等战争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详实的理论阐述,提出了战争各要点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回答了战争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对战争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130多个战例,并对之作出极为精彩的评述。《战争论》为军事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即便是在面对现代战争的情况下,该书仍是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文献。 战争论普鲁士克劳塞维茨Karl VonClausewitz (1780—1831)著。1818年到1830年在柏林军官学校当校长期间写成,他生前未出版,死后经其妻玛丽整理,于1832年和1833年出版。全书共3卷、8篇。第1卷论述战争的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概论、战斗。第2卷论军队、防御。第3卷论进攻、战争计划。认为整个战争渗透着政治因素,“根本不可能对一次战争的战略单纯从军事上作出评价。”(《战争论》第1卷,第326页)“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同上书,第43—44页)他把“战略要素”区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等,其中“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精神要素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同上书,第187页)他反对把精神要素排斥在战争理论之外的观点,指出:“物质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可能像用化学方法分析合金那样把它们分解开。”(同上书,第188页)因此,在考虑物质力量时,必须考虑精神力量可能占有的比重。“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同上书)而其中主要的则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军队的民族精神”(同上书,第190页)。着重指出:“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同上书,第195页)这种“武德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深刻了解一种事业的精神实质,激发、锻炼和吸取那些在战争中活动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运用于这个事业,通过训练使自己能够确实而敏捷地行动,全力以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称职的军人。” (同上,第192页)军事统帅只有依靠富有武德的军队,才能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取得惊人的成就。《战争论》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有很大影响,他们把它视为必读之书。恩格斯、列宁对该书也给予了较高评价。 《战争论》兵书。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1780~1831)用12年时间写成。自1832年问世以来,已再版20多次。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文译本。共3卷,8篇,124章,近70万字。第1篇,论战争的性质;第2篇,论战争理论;第3篇,战略概论;第4篇,战斗;第5篇,军队;第6篇,防御;第7篇,进攻(草稿);第8篇,战争计划(草稿)。主要论述了战争的本质、战争理论、军队、战略战术等方面的问题。 战争论书名。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德国克劳塞维茨著。全书共3卷8篇124章,69万余字。主要论述了战争的本质、战争理论、军队、战略战术等方面的问题。该书在军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在战争本质等问题上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奠定了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基础。作者第一次明确和深刻地阐明了战争的实质和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该书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国影响很大,被公认是军人的必读之书,至今仍为资本主义国家军事界所推崇。 战争论 《战争论》克劳塞维茨生于普鲁士贵族家庭,12岁加入普鲁士军队。1793年参加对法作战,1795年晋少尉。1801年入柏林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同法国作战时被俘,第二年被释放后进入总参谋部,晋升少校。1810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1812年去俄国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晋升中校,1815任军团参谋长,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升为将军,他在任校长的12年期间,致力于 《战争论》 的著作工作,先后研究整理战例130多个,写了许多战评文章和亲身经验。1830年被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当时 《战争论》 未修定完毕,他将3千多页手稿包封并贴上标签,准备以后修改。但于1831年11月16日因患霍乱而不幸逝世。后经其妻子整理出版了 《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 ☚ 火龙神器阵法 制空权 ☛ 战争论 《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生于普鲁士贵族家庭,12岁加入普鲁士军队,1793年参加对法作战,1795年晋升少尉。1801年入柏林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同法国作战时被俘,第二年被释放后进入总参谋部,晋升少校。1810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1812年去俄国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晋升中校,1815年任军团参谋长,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升为将军。他在任校长的12年期间,致力于 《战争论》的著作工作,先后研究整理战例130多个,写了许多战评文章和亲身经验。1830年被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当时 《战争论》未修订完毕,他将3千多页手稿包封并贴上标签,准备以后修改。但于1831年11月16日因患霍乱而不幸逝世。后经其妻子整理出版了 《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 ☚ 火龙神器阵法 制空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