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资本运动过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资本运动过程 资本的生活过程。 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著阶级关系,包含著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同时,它又是“一种运动”(24·122)。 资本的运动表现为资本价值的形态变化。按照资本形态变化的不同内容,资本的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资本价值从“一个货币额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是要执行资本职能的价值量所完成的第一个运动。”(23·619)“运动的第二阶段,生产过程,在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时就告结束”(23·619)。资本运动的第三阶段,“包含原预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23·619)的商品,“把它们的价值实现在货币上。 把这些货币又重新转化为资本”(23·619)。 资本的运动过程采取了循环的形式,即G-W…P…W-G′,从货币形态出发,“在终结阶段”,又“回到总过程开始时它原有的形式”(24·63)。 资本运动过程作为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24·122),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 资本价值只有在这种不断的循环运动中,才能保存自身的价值,并且取得增殖。 资本运动过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中价值运动过程的特点:就资本运动的内容而言,它是以价值增殖为目的,资本的运动也就是资本家“活动的内容”,“就是资本家的有意识的目的”(47·15);就资本运动的形式而言,循环形式就意味著“运动是无止境的,运动的终结已包含著它更新的原理和动力”(47·14),“在运动开始时就已作为这一形式的运动的前提而存在的东西”——“绝对致富欲,即占有一般形式的财富的欲望”——“在运动结束时又重新出现”(47·15)。 资本作为一种运动,是资本本质的一个较具体的规定,同时,资本在它的运动中,又在不断地歪曲著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阶级关系,掩盖著剩余价值的来源与本质。 要揭穿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用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具体现象,就必须全面地研究资本的运动过程。马克思用了整个第二卷的篇幅来研究资本的运动过程,经过资本运动过程这个必要的中介,使剩余价值理论过渡到利润理论,因此,第二卷的研究对象本身的规定也就赋予了该卷在整个《资本论》中的理论地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