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山会议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是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右派邹鲁、谢持、林森、张继、居正等十几名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开会地址在西山,所以称“西山会议派”。他们正式打出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旗号,会议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开除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央执委”“解除鲍罗廷顾问”等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反动议案,并通电宣布停止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职权,国民党“二大”开会日期“应有本会决定”,并于会后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在北京成立地方分部。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12月,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谴责西山会议派的反动分裂行为。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重申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的政治大方向,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案,指出其“举动纯属违法,并足以危害本党之基础,阻碍国民革命之前途”。决定永远开除邹鲁、谢持的党籍,对其他一些人给予警告处分。但西山会议派无视“二大”决议,仍非法召开会议,另立中央。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通电取消“打倒西山会议派”等口号,恢复了谢持、邹鲁的党籍,西山会议派从而与蒋介石集团合流,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活动。 西山会议派中国国民党内的右派集团。宗旨: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对国共合作。1925年11月23日,邹鲁、谢持、林森等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而得名。他们在上海另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北京设地方党部。1926年3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肃清共产分子案”,与国民党中央对抗。他们与蒋介石合流,从事反共、反苏、反国共合作的活动。中原大战期间,与汪精卫、陈公博的改组派联合,企图推翻蒋介石,另立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1931年5月,与胡汉民、孙科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非常会议,同南京政府对立。1932年再度与蒋介石合作,随着国民党内部矛盾的缓和,西山会议派在政治舞台上逐渐消失。(李惠明)西北大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之一。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大行政区并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五省及西安市。在解放初期,为实施军事管制建立革命秩序,设西北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它一方面是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北的代表机关,另一方面,在西北它又是地方政权的最高机关。1952年11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决议,将西北军政府委员会改为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不作为地方的最高政权机关。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撤销西北大行政区行政委员会。 西山会议派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内出现的以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反对国共合作为宗旨的反动派别。1925年11月23日,邹鲁、谢持、张继等国民党右派中央委员和监察委员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以反苏、反共、破坏国共合作为中心,通过一系列反动议案,其中包括《取消共产党在本党党籍案》、《鲍罗庭顾问解雇案》、《开除中央执行委员之共产派谭平山李大钊等案》、《取消政治委员会案》、《关于反对共产派被开除者应分别恢复党籍案》等。12月,西山会议派组成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后在各地设立地方党部,进行反共活动,这些人即被称为西山会议派。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下,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驳斥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共言论,作出“弹劾西山会议”和“处分违犯本党纪律党员”的决议,并对西山会议派首要分子给予“永远开除党籍”的处分。 西山会议派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邹鲁等11人于1925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议案,随后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党部。这些人被称为“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右派部分中央委员和监察委员邹鲁、谢持、张继等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正式打出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旗号。这次会议通过了《取消共产派在本党之党籍案》、 《顾问鲍罗廷解雇案》、《开除中央执行委员之共产派谭平山等案》等反共议案。会后,在上海成立所谓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党部,并由邹鲁创办《江南晚报》为该派宣传工具,从事反共活动。这批人被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下,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案,对首要分子邹鲁、谢持等分别给予处分。但会后该派仍继续活动,并与蒋介石集团合流。 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中国国民党内的反共政治派别。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以后,国民党的右派人物开始从事破坏国共合作,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右派加紧了活动。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右派部分中央执行委员、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邹鲁、谢持、张继、林森、居正等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堂前召开所谓的 “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会议共举行22次,着重讨论对付共产党的问题。会议通过了 “取消共产派在本党党籍宣言” 等60个决议案、10个文告通电。通过了停止广州中央执委会职权,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的党籍和解除苏联顾问职务等一系列反共、反苏、反对国共合作的决议。12月14日,在上海设立 “国民党中央党部”,并在北京等地设立党派,从事反共活动。这部分所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政治势力,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坚决斗争下和支持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案,并处分了邹鲁、谢持等人。但西山会议派并未停止活动。3月29日,在上海又召开了所谓“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伪中央,同广州国民政府公开对抗。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西山会议派既反共、反汪,又反蒋,同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对抗。汪精卫在汉实行分共以后,共同的反共目标,使西山会议派逐渐同蒋派联合,并在新的争权夺利的斗争中逐渐消亡。 ☚ 西山会议 西北联合大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