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 指一国用法律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内容包括:(1)有关货币金属的规定。这是货币制度的基础,先是白银、后则黄金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独占了货币金属的地位;(2)有关货币单位的规定。 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与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如美国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为美元。根据1934年1月的法令,1美元纸币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3)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即规定金属货币、辅币、信用货币、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主币和辅币的种类等;(4)金准备制度。指国家集中金准备于中央银行或国库的有关规定。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实行过复本位制、单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通实行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金汇兑本位制。我国规定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独立、统一、稳定是我国货币制度的特点。 我国人民币的发行不依赖任何国家货币,它的发行是由国务院每年在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基础上,核准货币发行指标,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国家规定人民币不能出入国境。黄金、外币不得在国内市场计价流通、结算和自由买卖,只能集中于国家作国际支付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