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为自限性,多见于儿童,后者甚少,但可自发性缓解,以青年女性多见。绝大多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上均吸附有IgG(称为PAIgG)或C3。无论IgG或C3均可促使血小板生命期缩短,并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内被吞噬破坏,主要在脾脏,其次是肝和骨髓。这类抗血小板抗体是在脾脏和骨髓内生成,因而脾脏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诊断要点】 1.皮肤瘀点和瘀斑:为皮内和皮下组织出血,主要见于四肢和躯干,其次为牙龈出血、鼻衄、月经过多。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者有便血和血尿。 2.血小板减少:多在(30~80)×109/L范围。 3.凝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呈阳性。 4.骨髓穿刺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成熟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但其胞质颗粒减少。 【处理】 1.脾切除术的指征 (1)慢性成年病例,病程在6个月以上,各种内科疗法均未能奏效者。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虽有效但停药或减量后复发,或需用较大剂量维持(泼尼松20mg/d以上)才能控制出血者。 (3)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有禁忌者。 (4)怀孕6个月以内有严重出血者。 (5)有颅内出血倾向,虽经内科积极治疗而无效者。 2.脾切除术的相对禁忌证 (1)急性型儿童患者,多数可自行缓解,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2)2岁以内患儿切脾后可发生难以控制的暴发性严重感染,因此,手术应至少推迟到6岁以后为宜。 (3)急性暴发型感染病例,手术死亡率高,应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输血小板等治疗。 (4)对手术有相对禁忌证,如患重症心脏病等。 (5)后期妊娠患者。 3.术前准备:术前体表放射性核素测定血小板主要滞留部位,可能预示脾切除术的疗效,以脾滞留为主者的手术效果良好的占81%,而以肝滞留为主者仅9%。 4.术后处理:术后先继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再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