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
亦称“预算赤字”。 指国家预算执行结果表现为年度支出大于年度收入的差额。在会计处理上,通常用红字把这个差额填在收方以取得预算表的平衡,故称“赤字”。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维持庞大的暴力机构,扩充军备,进行军备竞赛和缓和经济危机等原因,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经常地大量地发生赤字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痼疾。 为了弥补赤字,资产阶级统治集团除了加重人民税款负担外,还滥发纸币和大举国债,把沉重的负担转稼到劳动人民身上。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了产生财政赤字的客观根源。我国建国以来,在个别年份中虽然发生过财政赤字,然而这些都是由于发生难以预料的因素及经济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是暂时性的。 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是我国财政收支应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