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歌之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歌之敌 诗艺论文。 作者鲁迅。作于1925年。见《集外集拾遗》。 文章围绕“诗歌之敌”,阐述了“反诗歌党”的三种表现:固执的智力主义;弄文艺及诗不成而图报复、攻击;以为诗歌煽情会伤风败俗。 同时,对诗歌内涵的心理特质及鉴赏心理也有深入的说明。主要观点为: 主张“凡要感得专诉于想象力的或种艺术的魅力,最要紧的是精神的炽热的扩大”,诗歌是以“热烈的感情的奔进”取胜的。相反,“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科学家由于精细钻研限制了其“视野”,更兼过于冷静理智,因此不能理解“诗人的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又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精神”。简言之,对诗与哲学、科学的不同思维特点及本体特质作了区别。 ❸ 认为美是不涉生理欲望的,“倘我们赏识美的事物,而以伦理学的眼光来论动机,必求其‘无所为’,则第一先得与生物离绝”,比如“柳荫黄鹂鸣,草丛流萤飞”,在黄鹂、流萤都是觅配偶,但人们心中只感到“春气横溢”或“秋心”显露。 因此“豢养文士仿佛是赞助文艺似的,而其实也是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