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虾须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虾须豆 【概况】: 异名 土甘草(《广西中药志》)。 基源 为豆科干花豆属植物干花豆的根和叶。 原植物 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 Hemsl.,又名福特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历史 本品为两广民间草药。(《广西民族药简编》)和(《广西中药志》)均载。 形态 直立灌木,高达1m。嫩枝密被锈色短毛。 单数羽状复叶,长可达50cm,小叶17~25,纸质至膜质,披针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4cm,宽1.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嫩时上面被疏毛,下面被白短柔毛;托叶锥状,长约2cm,宿存;小托叶长约1cm,宿存。总状花序长15~20cm;密被锈色短柔毛;花萼浅杯状,长约0.3cm,被有短柔毛;花冠淡紫色,旗瓣卵圆形,外面被疏柔毛,翼瓣长圆形,龙骨瓣短于翼瓣,二体雄蕊10,子房狭长圆形,被淡黄色柔毛。 荚果扁,革质,棕褐色,上部较宽,成熟时开裂,长6~10cm,宽2~2.5cm,无毛。种子扁圆形,褐色,有光泽。花期6~10月,果期8~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99页.图252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页岩、山坡疏林或水旁。 分布于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 根,秋、冬季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广西。 鉴别 根圆柱形,新鲜时肉质,表面黄棕色,干燥的根色较深,表面不平,有下陷的浅纵沟,皮孔横列,呈线状突起。 质硬,断面不平,带颗粒状,横切面淡黄色,射线不显。 。 【药性】: 性味 辛、微酸,平。 ❶ 《广西中药志》:“甘、微辛,平。” 功效 散瘀消肿,润肺化痰,止咳,止痛。 主治 跌打肿痛,风湿痛,肺结核咳嗽,痈肿疮毒。 ❶ 《广西中药志》:“根:散瘀,消肿,止痛,宁神。治跌打肿痛。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瘀积疼痛,肺结核咳嗽:虾须豆根9~12g,水煎服。孕妇忌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