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落花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落花生 中药名。 见《滇南本草图说》。别名:花生,落花参,番豆、土露子,长生果,落地松、地豆,落地生,土豆,地果、南京豆,番果。 为豆科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子。 落花生为一年生草本。 根部有很多根瘤。茎高30~70厘米,匍匐或直立;茎、枝有棱,被棕黄色长毛。 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长圆形至倒卵圆形,长2.5~5.5厘米,宽1.4~3厘米,先端钝或有突细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长2~5厘米,被棕色长毛;托叶大,基部与叶柄基部连生,成披针形,长3~4厘米,脉纹明显。花黄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开花期九天花梗;萼管细长,萼齿上面3个合生,下面一个分离成2唇形;花冠蝶形,旗瓣近圆形,宽大,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雄蕊9,合生,1个退化;花药5个矩圆形,4个近于圆形;花柱细长,柱头顶生,甚小,疏生细毛;子房内有一至数个胚珠,胚珠受精后,子房柄伸长至地下,发育成荚果。 荚果长椭圆形,种子间常隘缩,果皮厚,革质,具突起网脉,长1~5厘米,内含种子1~4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枝叶(落花生枝叶)及脂肪油(落花生油)亦供药用。秋末挖取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俗称“花生米”。味甘,性平。 入脾、肺。 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本草备要》:“补脾润肺”。《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润燥润火。”《本草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内服:生研冲汤或煎服。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 煮汤,一日数回饮用(《现代实用中药》)。 现临床用于❶ 治疗各种出血症:将落花生衣制成100%注射液,一般少量出血症每日肌肉注射1~2次,每次2~5毫升。通常在1~2日内即可收到止血效果。严重大出血可行静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0~40毫升,在数小时至12小时内即可止血。 涂于冻伤处厚厚一层,用布包好。种子含脂肪油,含氮物质,淀粉,纤维素,水分,灰分,维生素。 口服花生米能缓解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能使血友病患者的凝血时间缩短至正常,其止血与血管收缩有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