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萨尔·邦迪
【生卒】:1924~1965 【介绍】: 秘鲁诗人、剧作家。 生于利马。曾到法国留学。从事过新闻工作,后创办利马戏剧俱乐部。 19岁时出版首部诗集《来自夜班岗哨的声音》。 接著出版诗集《善良人的眼睛》(1951)、《蜘蛛的触觉》(1966)等。诗作多表达深沉、隐秘和永恒的情感。 主要成就在于戏剧创作。第一部剧作《爱情,伟大的迷宫》(1947)获国家文学奖。 代表作《幸福岛并不存在》(1954)展示秘鲁专制独裁统治的罪恶,是一部反映社会失望情绪的讽刺剧。其他剧本有《罗迪尔》(1951)、《弗洛拉·特里斯坦》(1956)、《怎么来就怎么去》(1959)和《戏剧集》(1961)等。还著有短篇小说集《遇难者与生存者》(1954)、《咖啡馆里的上帝》(1964),长篇小说《巴黎的穷人》(1958),散文集《可怖的利马》(1964)等、作品风格倾向表现主义,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问题。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描写多含讥讽之意,结尾常出人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