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经济
指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农业经济。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4大牧区。以牧业为主的地区都是属于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全年的水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面植被主要为草原和耐旱植物,适宜放牧马、牛、羊、骆驼等牲畜。 我国生活在牧区的主要民族有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牧区畜牧方式与农区不同。 农区饲养家禽家畜主要是采用饲料圈养。牧区饲养牲畜主要是放牧,牧草需要量大,当一个草场的牧草吃完以后,须转移到另一草场。 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牧区在背风向阳的草场建立了定居地;打草、挤奶、剪毛等劳动已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新型的草业正在崛起,在一些定居地建立了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厂,畜产品已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的高档消费品发展。 以渲染草原少数民族风情为主要特点的草原旅游也在各牧区逐步展开,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