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范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范浚 【生卒】:生卒不详 【介绍】: 南宋理学家。 兰溪(今属浙江)人,字茂明,学者称香溪先生。虽出身世宦之家,而浚独不近荣利,笃志于“圣贤之学,以治心养气为本。绍兴中,以贤良荐,因秦桧当国,不起。 婺州守延之入学主讲,亦不就。 闲门讲道,贫困处之泰然。所著《心箴》,世所诵习,朱子取以注《孟子》。 浚自称:“肤受末学,本无传承。所自喜者,徒以师心谋道,尚见古人自得之意,不孑孑为世俗趋慕耳”(《宋元学案·范许诸儒学案》),朱子亦谓不知其从谁所学,后人推测其学,“所谓得之遗经者也”(同上)。其言多与东南伊、洛之学合。其学亦过分夸大“心”的作用,尝言“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宋元学案·范许诸儒学案》)。提倡心学,认为心如太虚,是永恒不变的。他把心与命、性联系起来,认为“天降衷曰命,人受之曰性,性所以存曰心。惟心无外,有外无心;惟性无伪,有伪非性也。伪而有外者曰意。意,人之私也”(同上)。由此提出一整套学习、修心、尽性的功夫。 他认为“学者,觉也,觉由于心”,“凡学,始于存心,中于尽心,终于尽性”,“古之学者,用心于内,深造自得,默识神解”(同上),因此主张为学不能自期,必须慎独:“古之学者必慎独”(同上)。这样,他所谓的“心”也就成了体现“性”亦即“天命”的“本然之心”。他的所谓“天命”,也就是天理。因此他的尽心尽性,也就是尽天理,灭人欲。其学对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 后人评他“虽不在见知、闻知之列,而同车合辙,可谓豪杰矣”(同上)。 尝进策五卷,又有《上李丞相书》,甚有志于用世。所著由门人高丹编为《香溪集》22卷,收入《四库全书·集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