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范仲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范仲淹 【生卒】:989-1052 【介绍】: 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仁宗天圣中任泰州西溪盐官,后迁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明道二年(1033年)江淮、京东蝗旱大灾,出使安抚。景佑二年(1035年)以后,先后在开封府、饶州(今江西波阳)、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地任职。 宝元三年(1040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建议十事,为仁宗采纳,史称“庆历新政”。 后遭罢黜。皇佑四年(1052年)在赴颖州(今安徽阜阳)途中病逝。 著有《范文正公集》。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颂。 1939年12月10日宋庆龄在香港ZBW电台广播演讲词中引用这一名句,吁请有识之士以这种进步人类所推崇的对社会的责任心,去解救当时大多数战地难民的生计问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