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秦谓齐王章(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秦谓齐王章(一) 【译文】: 苏秦对齐王说:“薛公在齐国为相,攻打楚国九年,攻打秦国三年。想使宋国残破,攻取淮北,结果宋国没有残破,淮北也没有攻取。用齐国的土地给奉阳君作封邑,并让韩、魏两国都献地给他,想以此取得赵国的支持,赵国的支持没有得到,薛公又亲自率领魏王和成阳君到邯郸朝见奉阳君,但却依然没有取得赵国的支持。 大王罢免薛公,亲自执政。建立帝号,称帝。 讨伐秦国,秦国被齐国讨伐。图谋取得赵国的支持,终于成功。攻打宋国,宋国残破。这都是大王英明的结果。 即使这样,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没有别的缘故,是我使燕国继续服从大王的缘故。韩 齐国始终不能取得赵国的支持,怎么办呢?’我对韩 事情的经过都与我的话相符,这是大王教导的缘故。但我也料到这事一定可以办成。 可是韩 现在三晋敢于支持薛公或者不敢支持薛公,我不知道。即使支持他,我保证使燕国服从大王,三晋一定不敢有变。齐、燕联合为一,三晋有变,那就是时势造成的。 所以现在我替大王保守燕国,百倍于其他时候。即使这样,成就我的事业,在于大王继续满足燕国的要求。大王即使怀疑燕国,也要满足它,不怀疑,也使它满足。大王向天下诸侯明白宣布齐国与燕国友好,而我不能使大王之志行于三晋,我也不能再办事了。 ”。【注释】: ❶ 齐王:此处指齐闵王。 薛公:即孟尝君田文。 九岁:疑是五岁之误。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齐国联合韩、魏等国攻楚,始于公元前303年,止于公元前299年,首尾五年。另据《战国策·燕策》“苏秦死章”也说齐国“南攻楚五年”。 ❷ 效:献。奉阳君李兑为赵相,专权,薛公为了讨好李兑,除了由齐国给他封邑外,还让梁韩两国都献地。 ❸ 梁王:此指魏襄王,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成阳君:韩臣。 ❹ 身断事:指齐闵王自己执政。 ❺ 立帝:指齐闵王称帝。 ❻ 曾为齐相。苏秦与韩 ❼ 塞:殽塞,即函谷关。 溯:沿。 绝:横越。 中国:指中原地区。 ❽ 承:奉。 ❾ 劫:强迫。 ❿ 秦:苏秦自称。苏秦让韩 ⑾愿:老实。 挚:通执,拘执。 ⑿逆:迎。 高闾:应为齐都临淄的城门。身御臣以入:韩 ⒀曲:细微曲折。 当:符合。 ⒁变事:变更策略。 韩 ⒂据:支持。 一说为依靠。 ⒃事乃时为:此句是说如果三晋有变,事情乃是时势造成的。 ⒄百它日之节:百倍于其他时刻。 ⒅甘:此处当满足讲。 。谓齐王曰:“薛公相齐也,伐楚九岁,攻秦三年❶ 。欲以残宋,取进淮北,宋不残,进淮北不得。以齐封奉阳君,使梁、韩皆效地,欲以取赵,赵氏不得❷ 。 身率梁王与成阳君北面而朝奉阳君于邯郸,而赵氏不得❸ 。王弃薛公,身断事❹ 。立帝,帝立❺ 。伐秦,秦伐。 谋取赵,得。攻宋,宋残。是则王之明也。 虽然,愿王之察之也。 是无它故,臣之以燕事王循也。 秦虽强,终不敢出塞溯河,绝中国而攻齐❼ 。楚、越远,宋、鲁弱,燕人承,韩、梁有秦患,伤齐者必赵❽ 。 赵氏终不可得已,为之若何?’臣谓 ’ 事曲当臣之言,是则王之教也⒀。 然臣亦见其必可也。 犹 虽使据之,臣保燕而事王,三晋必不敢变。齐燕为一,三晋有变,事乃时为也⒃。 是故当今之时,臣之为王守燕,百它日之节⒄。虽然,成臣之事者,在王之循甘燕也⒅。 王虽疑燕,亦甘之;不疑,亦甘之。王明示天下以有燕,而臣不能使王得志于三晋,臣亦不足事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