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祇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祇婆 6世纪的音乐家,西域龟兹国人。北周天和三年(568),武帝宇文邕娶突厥汗国的公主为妻,他被作为突厥公主的随嫁乐工进入内地,在乐府中供职。进入隋朝,极受上柱国、沛公郑译的赏识。善弹琵琶,精通音律。隋开皇二年(582),隋文帝命令朝中制定新乐,数年无所成就。郑译建议说:“苏祇婆弹琵琶,可知其有五旦七声,一旦相当于汉乐中的一均,七声则相当于汉乐中的七调,其七声与汉乐七调的相应名称是:(1)娑陀力,即宫声。(2)鸡识,即南吕声。(3)沙识,即角声。(4)沙侯加滥,即变徵声。(5)沙腊,即徵声。(6)般瞻,即羽声。(7)俟利建,即变宫声。”他在苏祇婆乐律的基础上,增添二旦,成为七旦,也就是七均,配以十二律,辗转而得八十四调。隋朝新制的雅乐,即是在苏祇婆的音乐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对中国的古曲有著深远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