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书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书论

书论

书法心得论著。一卷。东晋王羲之撰。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人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多见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初学,博采众长,精研体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锺繇。一变汉魏朴质雄浑的古法,创造秀美流丽的今体。其书迹为历代所珍,世有“书圣”之称。法书刻本有《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等多种,存世摹本墨迹有《快雪时晴》、《奉橘》、《丧乱》、《孔侍中》,以及唐僧怀仁集《圣教序》等。
《书论》首先论述了字以“平正安稳”为贵,笔画和字形要大小适度,长短配合匀称。起笔与转笔之间安详脱俗,笔画与字形之间疏密相宜。然后具体阐述作书过程:作书先要造成字的筋骨气力,再修饰笔致。书前要宁静多思,心里先有字形,下笔时不能匆忙,须凝神迟回,动作慎重,但思想却要敏捷,不可迟疑,一字之中也要有缓急,抑扬配合,才算是书法。
作者描述书体的形状云: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指出作书的具体方法为:“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其要求是“作一字,横竖相向”和“作一行,明媚相成”。其过程是“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关于运笔,作者以为:“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其关键在于“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其巧妙在于“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运笔有“急缓”之分,又要“抑扬”配合,每写一字,“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除了“字贵平正安稳”之外,他又提出“贵乎沉静”,心中有字,下笔不慌,“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除此以外,还介绍了用墨之法:“须用笔著墨,下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墨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
作品对于字形、字体、运笔、用墨,乃至作书方法都作了较为精辟的论述,尤其是对书法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则为书学论著中并不多见的创举,对后世书法研究者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传世有《墨池编》本、《佩文斋书画谱》本等,流传较广的是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

☚ 笔阵图   古今书评 ☛
书论

书论Shulun

书论即书法理论,有关书法论著,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重点在阐述书法艺术的规律。书论可分:
❶书学论著,如唐·孙过庭《书谱》、宋·米芾《海岳名言》。
❷书学体制,如晋·卫恒《四体书势》、晋·成公绥《隶书体》。
❸书法评论,如梁·袁昂《古今书评》、唐·张怀瓘《书断》。
❹书学史传,如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明·陶宗仪《书史会要》。
❺书法论著,如清·冯武《书法正传》、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

☚ 书丹   书圣 ☛
书论

书论

书论即书法法理,有关书法论著,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重点在阐述书法艺术的规律。书论可分:
❶书学论著,如唐·孙过庭 《书谱》、宋·米芾 《海岳名言》。
❷书学体制,如晋 ·卫恒 《四体书势》、晋 ·成公绥《隶书体》。
❸书法评论,如梁·袁昂《古今书评》、唐 ·张怀瓘《书断》。
❹书学史传,如刘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明 ·陶宗仪 《书史会要》。
❺书法杂著,如清·冯武 《书法正传》、清·戈守智 《汉溪书法通解》。

☚ 书道   字体 ☛

《书论》shu lun

On Books→王僧虔(Wang Sengqia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