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艾哈迈德·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艾哈迈德·汗 【生卒】:1817—1898年 【介绍】: 19世纪印度穆斯林著名政治家、教育家、社会与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阿利伽穆斯林大学创始人。 生于德里。祖先于沙贾汉时期由赫拉特(伊朗境内)来到印度,外祖父为阿克巴二世的大臣,父亲为纳克什班迪教团信徒。自幼随父出入王宫,学习《古兰经》及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经典。 1838年任英国官员高级语言教师。 1841年通过法官考试,任曼波里法官。1846年后,先后在德里、莫拉达巴德、阿利伽和贝那勒斯等地任评议员。 1869年去英国考察西方教育制度。1876年退休,英国政府授予其爵士衔。 积极投入社会与宗教改革运动,主张采取现实主义和科学态度,以改变穆斯林的社会地位,实现穆斯林的社会进步。为此,创办了英语学校、科学会社、英印协会和阿利伽东方学院(后改为阿利伽穆斯林大学),出版了乌尔都语杂志《道德修养》和《阿利伽公报》,介绍西方文化。 写有大量文章和著作,代表作有《德里的古迹》、《印度大起义的原因》、《古兰经注释》、《新约全书注释》、《艾哈迈德演讲集》及《文明人用餐规范》等。所倡导的运动被称为“阿利伽”运动,旨在把现代科学文化与伊斯兰教传统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全部思想观点建立在“理智”与“实用”的原则和理论基础上,认为《古兰经》与理性和科学是一致的。有强烈的时代感,提倡破旧立新。号召穆斯林发扬“刻苦、努力”精神,“自力更生”,而不要因循守旧,一味模仿。并向传统的沙里阿法提出挑战,指出“社会不是沙里阿法的结果,模仿是不足取的”。 同时告诫人们摆脱宗教教律的束缚,指出“天堂、地狱、末日等都是比喻”,实际并不存在。阿利伽运动的实践包括教育改革和宗教改革两个方面,即将现代教育纳入穆斯林教育体系,使穆斯林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取得官方职位。 同时改革伊斯兰教中不合理的习俗,引进西方文明。其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虽未为大多数穆斯林所接受,甚至被斥为异端,但仍为穆斯林的民族进步开辟了一条道路,被后人尊称为穆斯林现代改革运动的伟大领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