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结构教学法danyuan jiegou jiaoxuefa
根据化学教学结构,按单元分块安排执行的 一种教学方法,又称“块式教学法”。60年代起北京景山学校进行了这种教学方法的试验。试验者提出五项原则:
❶统观全局,知识编“块”;
❷理论为主线,实验为基础;
❸一定的深、难度作起点;
❹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开展自学,促进发现;
❺ 充分利用课堂,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鼓励课外进展。主张把化学知识按内在联系串成“线”,分为“块”,编成单元,一块块地教学,再向前发展。要求将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谐地结合起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自行探索,自求解决,按知识结构一块一块地学习化学。传统教学是分散学,后总结; 这种方法则是体系教学。例如,高中化学分为7个组块 (即体系):
❶ 预备单元,以化学反应作为结构,复习初三有关内容,顺势拔高至高中水平;
❷物质的量;
❸物质结构;
❹ 非金属;
❺平衡理论,包括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❻金属;
❼有机化学。每块知识用有关理论串线,综合运用讲解、自学、实验、讨论、练习等方法,实行教材、教法、实验、习题和教学手段五配套,重视包括知识运用的综合训练、扩充和伸展,鼓励创新。教学过程是发给“学习程序”讲义,下达教学任务,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块”的思路、体系和学习要求→学生按程序读书、实验、探究、发现、写读书笔记、完成基本作业、进行自学;教师分类指导、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学生报告自学成果、答问、讨论,教师讲评、纠错、重点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实验,核对和订正作业,落实“双基”,发展知识→总结,包括对比、设计、论文等,形成学生的知识体系。这种方法要求相对集中排课,大集中为4节课连上,小集中为2或3节课连上。课时分散不利于单元教学。试验者把练习分为基本题、灵活题、综合题3类,编入教学程序; 还试行单独开设化学实验课。单元结构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自学能力有所提高,减轻了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继续试验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