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艺苑卮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艺苑卮言 明王世贞撰,共12卷,收在《弇州山人四部稿》正稿说部。 正文8卷,专论诗文;附录4卷,分论词、曲、书、画。后有人把论词部分单刻行世,题为《弇州山人词评》,收入《词话丛编》中。 《词评》认为:“词须宛转绵丽,浅至儇俏”,“一语之艳,令人魂绝;一字之工,令人色飞,乃为贵耳。”基于这种观点,他强调词应分正宗和变调,以李璟李煜父子,晏殊晏几道父子、柳永、张先、周邦彦、秦观、李清照为正宗;以温庭筠、韦庄、黄庭坚、苏轼、辛弃疾为变体。王世贞把词局限于风花雪月、相思悲愁的范围之内,认为“慷慨磊落、纵横豪爽”之词“不可作也”,这表现出他的保守态度。同时,他对历来所谓艳而工的词句倍加赞扬,而对辛弃疾、刘过等人的词则颇有微词,说是“秾情致语尽矣”。 其实,王世贞所要求的“情”,并不包括激昂慷慨之情,而只是闺情、相思情等,属无聊的闲情之类。 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作为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复古是他的基本理论观点。 他把词局限于“婉转绵丽”,强分正宗变体,实际上正是复古思想在词论上的具体发挥和运用,从而限制了词题材内容的扩大和风格的多样化,这是不利于文学发展的。 王氏关于正宗变体之说,对后代影响很大。 清代常州词人周济在《词辨》中就仿效他的做法,分别将宋代词人归正宗、变体两类,加以抑扬褒贬。明清两代,直至近代,关于宋词豪放、婉约的体、派优劣之争,都是由此而起。 明清两代论词之作,大多征引王氏之说以立论,虽然也有反对者如李调元,但终究是少数。王世贞《词评》的篇幅虽小,又缺乏系统性,但它对后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