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黄庭坚 古今作生竹,能者未十辈。 吴生勒枝叶,筌采远不逮。 江南铁钩锁,最许诚悬会。 燕公洒墨成,落落与时背。 譬如刳心松,中有岁寒在。 湖州三百年,笔与前哲配。 规模转银钩,幽赏非俗爱。 披图风雨入,咫尺莽苍外。 吾宗学湖州,师逸功已倍。 有来竹四幅,冬夏生变态。 预知更入神,后出遂无对。 吾诗被压倒,物固不两大。 黄斌老,宋代画家。潼川(今四川三台附近)人。文同妻侄,登科后任戎倅。善画竹,师法文同。他画了四幅墨竹,赠给黄庭坚。为了答谢斌老的盛情,诗人乃作诗三首,这里鉴赏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五古,一韵到底,按题材内容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自起句至“咫尺莽苍外”,论述唐宋时代画竹名家。 “古今作生竹,能者未十辈”,是第一部分的总冒, 说明北宋以前,善画竹的名家不满十人。下文共论述六位画家,正合“未十辈”之意。 “吴生勒枝叶,筌宷远不逮”,两句是说黄筌父子的画竹,远不如吴道子精妙。吴生,即唐代画家吴道子,他善画竹,画史缺少记载,黄庭坚《送臻师画墨竹序》: “墨竹出于近世,不知其所师承。初吴道子作画运笔作弮(即卷字,曲笔),不加丹青,已极形似。故世之精识博物之士,多藏吴生墨本,至俗子乃炫丹青耳。”黄氏的诗与文, 可补画史不足。筌宷,指五代画家黄筌及其子宋初画家黄居宷。 黄筌生平,详见梅尧臣《题白鹘图》鉴赏稿。 《宣和画谱》称他“花竹师滕昌祐”,汤垕说他“画竹如斩钉截铁” (《画鉴》),李宗谔《黄筌墨竹赞》: “以墨染竹,独得意于寂寞间”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卷三)。黄居宷的生平,详见范成大《题黄居宷雀竹图》赏析。 《宣和画谱》说他“花竹翎毛,妙得天真。”接着,诗人评论李煜的墨竹画, “江南铁钩锁,最许诚悬会。”句下有诗人自注: “世传江南李主(煜)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钩勒成,谓之铁钩锁。自言惟柳公权有此笔法。”江南,即指南唐后主李煜, 《宣和画谱》说他“又复能为墨竹”。米芾《画史》称唐希雅画竹“效其主李重光耳”。诚悬,是柳公权的字,善书,是唐代杰出书法家。这两句说李煜画墨竹,用铁钩锁法,其法来自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笔法。继而,山谷又评论燕肃的墨竹画:“燕公洒墨成,落落与时背。譬如刳心松,中有岁寒在。”燕肃的生平,参见王安石《学士院燕侍郎画屏》赏析。燕肃善画墨竹,山谷首为揭出,亦有裨于画史。他的墨竹画,高超不凡,与时俗画风相背,画枯竹如刳心松树,岁寒之性尚在。最后,山谷评论文同的墨竹画,“湖州三百年,笔与前哲配。规模转银钩,幽赏非俗爱。披图风雨入,咫尺莽苍外。”湖州,即文同与可,其生平详见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赏析。文同用铁画银钩的笔法来画竹,足以追配三百多年前的书法家褚遂良、柳公权等前贤。打开画卷,似有风雨入户,咫尺之间,似有苍莽之感。文同的竹画,真将竹的神态写活了。 第二部分,落到诗题的“谢”字上,称赞黄斌老的艺术渊源及其成就。 “吾宗学湖州,师逸功已倍。”黄斌老的墨竹,出自湖州文同,他能潜心学习,老师不花多少力气, 他却能“功已倍”,取得很大的成绩。 “有竹来四幅, 冬夏生变态”,画家赠给诗人春夏秋冬四时墨竹四幅,形态各异, “冬夏”,概指四时。看了这些画,便能预先知道斌老日后画的墨竹“更入神”,他的画艺将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没有人能与之媲美。最后,山谷用诙谐的口吻说: “吾诗被压倒,物固不两大。”世上的事物两者不会并大,我的诗名将要被他的画名压倒。 “物固不两大”,语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这首题画诗,山谷历数唐以来六位画竹名家,并对他们的画竹,一一作了确当的评价,可见他借着答谢黄斌老赠画的机会,实际上写出一篇诗化的墨竹画述评,一篇简要的墨竹画断代史。他标举唐宋时代六位著名墨竹画家,在米芾的《画史》里,除文同以外,其他五人均未加论述,或述兮不详,一笔带过。所以,宋代画论家邓椿在《画继》里批评过米芾鉴赏绘画不免有太过太偏的地方,对黄庭坚的书画鉴赏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切实的批评家。元代李衍作《竹谱》,述及唐以来画竹名家云: “盖自唐王右丞、萧协律、僧梦休、南唐李颇、宋黄筌父子、崔白兄弟、吴元瑜, 以竹名家者才数人。”与黄庭坚所论,亦颇多异同。由此可知,黄庭坚的题画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文献价值,他提供的画史资料,对深化唐宋绘画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黄庭坚 古今作生竹,能者未十辈。 吴生勒枝叶①,筌寀远不逮②。 江南铁钩锁③,最许诚悬会④。 燕公洒墨成⑤,落落与时背⑥。 譬如刳心松⑦,中有岁寒在。 湖州三百年⑧,笔与前哲配。 规模转银钩⑨,幽赏非俗爱。 披图风雨入,咫尺莽苍外。 吾宗学湖州,师逸功已倍。 有竹来四幅,冬夏生变态⑩。 预知更入神,后出遂无对。 吾诗被压倒,物固不两大(11)。 【注释】 ①吴生:即唐代画家吴道子,他善画墨竹,画史缺少记载,黄庭坚此诗可补画史之不足。②筌寀:即五代画家黄筌及其子宋初画家黄居寀。黄筌善画竹,诸家多有记载,《宣和画谱》称他“花、竹师滕昌祐。”汤垕《画鉴》说他“画竹如斩钉截铁”。李宗谔说他:“以墨染竹,独得意于寂寞间。”(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引其《黄筌墨竹赞》)黄居寀的生平,详见后文范成大《题黄居寀雀竹图》“评说”。《宣和画谱》说他:“花竹翎毛,妙得天真。” ③江南:指南唐后主李煜。《宣和画谱》说他:“又复能为墨竹”。④诚悬: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字。句下原有黄庭坚自注:“世传江南李主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钩勒成,谓之铁钩锁。自言惟柳公权有此笔法。” ⑤燕公:即宋代画家燕肃。燕肃生平,见本书王安石《学士院燕侍郎画屏》“评说”。⑥落落与时背:磊落不凡,画风与时相背悖。⑦刳心松:画枯竹如刳心松树。⑧湖州:即宋代画家文同,因他曾出任过湖州知州。三百年:文同的笔法,足与三百年前的书法家褚遂良等前贤相配。⑨银钩:文同用铁划银钩的笔法画竹。⑩冬夏:以此概指一年四季。四幅墨竹图,时分春、夏、秋、冬,形态多变(11)物固不两大:世上事物两者不会并大,语出《左传·庄公十二年》:“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评说】 本诗选自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六、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七。 黄斌老(生卒年不详),宋代画家,潼川安太(今四川三合附近)人。文同内侄,师法文同,善画竹。夏文彦《图绘宝鉴》有记载。黄斌老画了四幅墨竹图,赠给黄庭坚,为了答谢他的盛意,诗人作诗三首,这里评选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五言古诗,上声贿、去声泰、队通押,一韵到底,按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自起句到“咫尺莽苍外”为第一层,论述唐宋时代的画竹名家。先用两句作总冒,然而分别论述吴道子、黄筌、黄居寀、李煜、燕肃、文同各位画家的竹画。三、四句论黄筌父子的竹画,远不如吴道子精妙。接着论述李煜的墨竹画,他运用柳公权的笔法画竹。继而评论燕肃的墨竹画,最后论文同的竹画,笔法出自褚遂良,出神入化,极度赞杨文同的墨竹造诣。这一层总共论画竹名家六人,已合“能者未十辈”的诗意。 最后八句为第二层,直叩诗题上的“谢”字,称赞黄斌老墨竹画的艺术渊源及其成就。“吾宗学湖州”,点出黄斌老墨竹,出自文同。他能潜心学习老师,不化多少力气,却能“功已倍”,取得很大成绩。画家送来四幅墨竹图,分出春、夏、秋、季四季,形态各异。“预知更入神,后出遂无对”二句,称赞黄斌老的画艺将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没有人能与之媲美。最后二句,山谷用诙谐的口吻作结,说世上两物不能并大,我的诗名将被你的画名压倒,既幽默又很得体。 这首题画诗用了较长的篇幅,逐一评论六位唐宋画竹名家,宛如一篇诗化了的墨竹画述评,也如一篇简要的墨竹画史话。他枚举的这六位擅画墨竹的画家,在米芾《画史》里,除文同以外,有五人均未加论述。元代李衎的《竹谱》述及唐宋的画家云:“盖自唐王右丞、萧协律、僧梦休、南唐李颇、宋黄筌父子、崔白兄弟、吴元瑜,以竹名家者才数人。”与黄庭坚的论述,颇多异同。由此可见,黄庭坚的这首题画诗,不仅具有诗学、画学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他提供的画史资料,对于深化唐宋绘画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