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集校】: 唐《文选集注》本:致命于帝,然后得眠些。 校语:《音决》、陆善经本眠作 《文选》尤本: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文选》五臣本:同唐本。 《文选》六臣本:同尤本。 校语:(暝,)五臣本作眠。 洪兴祖: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校语:瞑,一作眠。 朱熹:致命于帝,然后得 校语: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集释】:王逸:暝,卧也。 言投人已讫,上致命于玉帝,然后乃得暝卧也。 李周翰:致,送也。 送人之命于天帝,然后得眠也。 洪兴祖:瞑,音眠,又音铭。 朱熹:瞑,卧也。言投人已讫,致其所受之命于天帝,然后乃得眠卧也。 陈第:暝,止也。言投人已讫,致其所受之命于天帝乃止。 王夫之:暝,死而暝目也。投人九渊,而以其神异,能令人不死。 反告之帝,然后暝目,谓求死而不得也。 林云铭:必闻之帝而止之,然后可以安眠,帝命又不易得,外卫之害可畏。 蒋骥:暝,死而瞑目也。投入深渊,而其神异,令人求死不得,必请命天帝,然后得瞑目也。《山海经》:昆侖,帝之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虎身人面九首,亦此类。 屈复:暝,合也。死而不安,则目不合。言投人已讫,致其所受之命于天帝,然后乃得合目而安也。 胡文英:暝闭其纵目,而不用侁侁也,言彼亦奉帝命而巡察游魂,无可如何也。 马其昶:必待天命尽,乃克瞑目而死,致命于帝,犹言委命于天也。 伤不及死,苦痛之甚。 王泗原:致命,达其使命。暝,今写眠。 蒋天枢:致,归也。 瞑,古“眠”字。唐写本《文选》中《招魂》作“眠”。眠则目闭。 言被欺弄而死之人,归命天帝,诉其冤苦,然后目乃得闭也。 汤炳正:致命于帝,谓上告于天帝。瞑,与“眠”字古通用,一本亦作“眠”。此谓害人事毕,乃得安眠。此节写“上天”的险象,故言“致命于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