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
病证名。 ❶ 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又“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❷ 指不问朝夕,动或不动,醒时汗自出者。见《景岳全书·汗证》:“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引起自汗出的病因很多。 气虚、阳虚、血虚、痰阻、湿伤、营卫不和、里热炽盛均可致。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证治汇补》卷3:“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呃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失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此外伤寒、温病、中暑、柔痉、霍乱等病均可见自汗,故当须辨证求本、审因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