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脆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脆蛇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拾遗》。别名:金蛇,地鲜、蛇蜥,无脚蜥,碎蛇等。为蛇蜥科动物脆蛇蜥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的全体。春、秋捕捉,用酒灌醉死,或置锅内用微火炕死,然后盘成圈,以竹签插住,再用微火炕干。 干燥的脆蛇多已盘成圈状,直径约6~10厘米。蛇的背面棕黄色或绿褐色,有光泽;鳞状不太明显,具有方格形网纹,并有黑色横纹;腹面黄白色,带有篾片夹持时遗留下的痕迹,腹侧面各有一条凹沟。 头部呈三角形,尾部细尖,或短促。体轻、干脆、气微腥。大者身短粗壮,色泽较深;小者瘦长,尾部尖,背面色泽较淡。以条匀、无碎裂、气腥不臭、有光泽为佳。 产四川、云南等地。味咸,性平。 入脾、肺、肾三经。散瘀,祛风,消肿、解毒。治跌损折伤,大麻风,痈疽肿毒。内服:煎汤,3~9克;浸酒或入散剂。 外用:熬膏涂。孕妇忌服。 ❷ 治大麻风:脆蛇、干蟾蜍、全蝎、苦参、苍耳草、萆薢。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❸ 治久痢:脆蛇(醋炙)、白矾、铅丹各15克。上3味,捣罗为散。 每服9克,米饮调下,食前服(《圣济总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