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盛京通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盛京通志 清辽宁省志,四十八卷。清吕耀曾等修、魏枢等纂。成书于乾隆元年(1736年)。 吕耀曾,字宗华,号朴岩。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于乾隆八年(1743年)。河南新安人。康熙进士,官至仓场侍郎。魏枢,字又弼,又字慎斋,雍正进士,承德县永平府教授,著有《东易问》、《春秋管见》。该志是他们雍正十二年(1734年)编纂《盛京通志》三十三卷抄本的修订本。 乾隆元年《盛京通志》以康熙《盛京通志》为蓝本,强调“盛京为发祥重地,非他省可比,今兼采《明一统治》南京中都、兴都之例体”,增减分合,首设图一卷,有十四幅图:京城图、大正殿图、宫阙图、舆地全图、奉天将军所属形势图、奉天府形势图、锦州府形势图、宁古塔将军所属形势图、黑龙江将军所属形势图、长白山图、医巫闾山图、北镇庙图、千山图、万寿亭图。并说明“书以记事,图以形象”,图文并茂,无图则无志。次设三十四类:曰典谟志、京城志、坛庙志、山陵志、宫殿志、苑囿志(牧政附)、建置沿革志、星野志(祥异附)、疆域志(形胜附)、山川志、城池志、关隘志(桥梁船舰附)、驿站志(铺递附)、公署志、职官志、学校志、选举志、户口志、田赋志(旗田税课附)、风俗志、祠祀志、物产志、古迹志(陵墓附)、帝王志(后妃附)、名宦志(中节附)、人物志、孝义志、列女志、隐逸志、流寓志、方伎志、仙释志、艺文志、杂志。在“疆域志”中勾勒盛京形胜:“盛京西接畿辅,东控朝鲜,滨瀛海以带龙江,俯登莱西通朔漠,其大势然也”。为突出盛京特点,设“典谟志”,收《圣祖仁皇帝(康熙)谒福陵、昭陵诏》(康熙十年),虽然不无道理,但超越载述盛京特定地区的规范,上载清朝远祖黑龙江、宁古塔事迹,下述清朝进关后顺治、康熙、雍正皇帝的典谟,如《世祖章皇帝登基恩诏》 (顺治元年)、《圣祖仁皇帝登基诏》(顺治十八年)、《世宗宪皇帝御极诏》(康熙六十一年)等。《凡例》还规定:“八旗兵制前志未载,今各考其数,附于镇守职官之下”;“选举,国之大典,凡前志已阙,而载籍可考者增之”;“祀典先后皆有定序,其余寺庙惟按方向及道里远近记之”;名宦、隐逸、方伎等人物,前志遗漏者,今博采书传,访求耆旧,确有真知灼见者补之;凡物产可充贡赋者皆详载,但行文要删繁摘要,使之物增文减,以节篇幅。该书对于康熙《盛京通志》作了重要补充,并纠正一些错误,但仍有乖戾和疏漏,正如瞿宣颖在《方志考稿》中评述:“率陋之处,不可悉数,至于京城宫殿等,皆寥寥数纸,图尤粗劣,实无以称陪都志典制。”尽管如此,仍不失为辽宁地区的一部重要志书。 乾隆《盛京通志》除乾隆元年(1736年)原刻本外,还有咸丰二年(1852年)雷以諴校补重印本。 (乾隆)盛京通志地方合志。清阿桂(1717—1797)等修,刘谨之等纂。一百三十卷,首一卷。阿桂有《满洲源流考》已著录。谨之,官礼部给事中。是志为四修,乾隆四十三年组馆,以为阿桂为总裁,统领满、汉学者二十八人, 历时六载,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印成书。约六十五万字。卷首有城、舆地等图三十五幅。志分圣制、纶音、天章、京城、山陵、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城池、户口、田赋、职官、人物、古迹、风俗、物产、艺文等三十七门。卷末旧序六篇。是文字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东北通志。详载沈阳故宫及永、福、昭三陵各种祀礼及历次修葺情况。山川门采用众说记东北一千二百余山、八百余水,订正旧志多处舛误,第一次澄清鸭绿、图们、松花三江源头。首次较准确统计黑龙江、吉林两属乾隆四十五年的户口、田赋数,盛京各处官庄、棉庄、盐庄及广储司所属三旗织造库所统盐、棉丁数和织染匠数。分载奉天、吉林、锦州各属旗地、民地亩数,并载有民人私垦、民典旗地的惩办条例等,对研究清代东北的人口发展、经济结构和土地开发有重要价值。志中还收载《中俄界约》(即《尼布楚条约》)。记汉迄清人物七百余,均为重要历史入文资料。风俗、物产两门多遵《满洲源流考》、 《龙沙纪略》和《松漠纪闻》等书的记述。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本和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陈加《盛京通志纂修考》(《图书馆学刊》1980、3)可资参考。 (雍正)盛京通志地方合志。清吕耀曾等修,魏枢等纂。四十八卷,图一卷。耀曾字宗华,号朴岩,河南新安人。康熙进士。历官府尹。枢字又弼,一字慎斋,奉天承德(今辽宁沈阳)人,雍正进士,官永平府教授,著有《东易问》、《春秋管见》。盛京,今沈阳,清初为都。志首创于康熙,是为再修。奉天府尹耀曾于雍正十一年组馆,以旧志为蓝本并参考《广东通志》体例稍事调整。十二年成稿本,次年重修稿本。乾隆元年(1736)奉天府丞王河与主纂魏枢对两稿本重加校订刻印成书。约二十七万字。卷首有京城、大政殿和舆地等图十四幅。志分典谟、京城、坛庙、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关隘、驿站、职官、户口、田赋、人物、名宦、艺文、杂志等三十三门。主记辽东事迹,兼及黑龙江、吉林等事。史实多取自辽、金二史。记述区域北至外兴安岭,东至鞑靼海。收清帝有关东北的数十条诏谕,百余名将军、都统及府县官员,三百余历朝人物名宦,顺治至雍正末各府县户口、征银数,清初置于东北各地驿站里程数等,均为研究清代东北史地的重要资料。关隘门详记康熙二十二年开辟的盛京至黑龙江运粮道,及各站仓、运船等东北水利交通运输资料。是志山川方位、驿站里程的记载,虽不甚精确 仍不失为有价值的历史地理资料。有雍正十二年(1734)初稿本藏北京图书馆,十三年刻本,咸丰二年(1852)补刻重印本,台北《边疆丛书》本。 盛京通志地方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汇辑《大清一统志》提供素材,奉旨编纂。二十三年修成。32卷。材料来源,除《辽东志》外,尚引用各州县志书。此志为第一部《盛京通志》,由于时间仓卒,草率成编,叙事较为简略。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经过五次纂修,逐渐完善。有刻本六种 (其中补刻二种),抄本二种。1917年。又有铅印本一种,康熙二十三年奉天府刻本:董秉忠、孙成等修纂,32卷,首图1卷。康熙五十年(1711)奉天府补刻本:廖腾煃、吕履恒补修,32卷,首图1卷,增万寿亭图1幅,艺文志增加御制典诏、诗文。此本稀少,为善本。雍正十二年(1734)抄本:吕耀曾、王河、魏枢修纂,33卷,首图1卷。其目次基本上和康熙本相同,另立典谟志。雍正十三年再稿本:乾隆元年(1736)奉天府据此搞本刻印,王河、宋筠、魏枢等修纂,48卷,首1卷。此本同雍正十二年本实质上是一书。雍正十二年本为初稿,雍正十三年本为增补稿,乾隆元年据增补稿成书。稿本凡33志各为卷,刊本48卷,志目仍同,惟关梁改为关隘,事实有增。此本尚有咸丰二年 (1852) 奉天府雷以诚补刻本:据乾隆元年奉天本补刻。乾隆十三年(1748)武英殿刻本。原书未书修纂人姓名,无序跋,32卷,首图1卷,此志修订乾隆元年本,外间流传较少。盛京前修各志均为奉天将军或奉天府尹领修,此志当为内大臣领修,由汪由敦等修撰。乾隆四十九年武英殿刻本,阿桂、刘瑾之、程维岳等修纂,130卷,首图1卷。首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七月十三日上谕,次为阿桂等缮写告成表,次凡例,钦定总裁、纂修,次图。乾隆五十四年(1789)纪昀等校四库全书写本,1917年铅印本,均据乾隆四十九武英殿本。是书目次:首图35,卷一至卷七圣制,卷八、卷九纶音,卷十至卷十七天章,卷十八京城,卷十九坛庙,卷二十宫殿,卷二十一山陵,卷二十二星土,卷二十三建制沿革,卷二十四疆域形势,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八山川,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二城池,卷三十三关邮,卷三十四津梁(附船舰),卷三十五、卷三十六户口,卷三十七、卷三十八田赋(附旗田官庄课税),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二职官,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学校,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官署,卷四十七至卷五十选举,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兵防,卷五十三至卷五十七名宦,卷五十八至卷六十四历朝人物,卷六十五至卷八十一国朝人物,卷八十二至卷八十六忠节,卷八十七孝义,卷八十八文学,卷八十九隐逸,卷九十流寓,卷九十一方伎,卷九十二仙释,卷九十三至卷九十六列女,卷九十七至卷九十九祠祀,卷一百至卷一百四古迹,卷一百五风俗,卷一百六、卷一百七物产,卷一百八杂志,卷一百九至卷一百十四历朝艺文,卷一百十五至卷一百三十国朝艺文。这些从康熙乾隆年间修成的《盛京通志》,虽然版本不同,繁简有异,但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有用的资料。 盛京通志书名。有四种刻本。(1)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等奉敕修,凡三十二卷。(2)乾隆元年(1736)奉天府尹王河等增修,凡四十八卷。(3)乾隆四十四年(1779)大学士阿桂等奉敕重修,凡一百二十卷。(4)乾隆中敕修之简本,不记卷数。乾隆四十四年本,以旧本《盛京通志》叙事简略, 体例亦多有不合而重修。凡分三十九类。记载盛京辖区建置沿革、方域、城邑、山川、民政、职官、人物、艺文、祀典、风俗、物产、古迹等,但采辑未备,考证不精。大连图书馆藏有钞本康熙《盛京通志》。 盛京通志书名。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奉天府尹董秉忠等奉敕修,为32卷。雍正十二年 (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等修,为33卷,抄本。乾隆元年 (1736) 宋筠、王河等增修为48卷。乾隆十二年(1747) 汪由敦等奉敕修32卷。乾隆四十三年 (1778) 阿桂等奉敕重修,以旧本《盛京通志》叙事简略而增纂为130卷,命名 《钦定盛京通志》。记载盛京辖区坛庙、宫殿、建置沿革、疆域形胜、山川、城池、户口、田赋、职官、人物、祠祀、古迹、风俗、物产、艺文等。书中对满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社会经济生活等颇多反映。至咸丰二年(1852) 因原志版刊字迹脱落弥多,改补修48卷。 盛京通志书名。清康熙至咸丰年间,该书屡经重修,版本甚多:❶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今辽宁辽阳人)等奉敕撰,32卷,图9幅,刻本6册;另有康熙五十年(1711)廖腾煃等的续修本,仅增“杂志”一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