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肉桂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肉桂油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 桂皮油(《中国药典》)。

基源 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树皮、枝和叶经蒸镏所得的芳香油。

原植物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余项参见“肉桂”条。。

【生药】:

鉴别 本品为黄色或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有肉桂的特异香气,味甜,辛,露置空气中或存放日久,色渐变深,质渐浓稠,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或冰醋酸。

贮藏 遮光,满装,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化学】: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ialdehyde),占挥发油的75%~90%[1]。从桂枝的挥发油中鉴定出反式-2-甲氧基肉桂醛、香豆素、苯甲醛、顺式-2-甲氧基肉桂醛、2-甲氧基苯甲醛、苯丙醛、乙酸肉桂酯等18种成分[2],其中反式准皮醛具有抗突变作用[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8;19(3):108 [2] 色谱 1987;5(1):31 [3] Agri Biol Chem 1984;48(7):19(CA 1984;101:144115c)

【药理】:

肉桂油中肉桂醛对温刺引起的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1]

肉桂醛250~500mg/kg给小鼠ig,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可对抗苯丙胺引起的过度活动,并有延长环己烯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2]。肉桂油对绿脓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3]。肉桂油对接种和自然污染的酵母菌、黑曲霉菌、青霉菌,变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

参考文献 [1]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820-1861.科学出版社,1963:257 [2] 药学杂志(日) 1972;92:135 [3] 山东医药 1980;(11):28 [4]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31。

【药性】:

性味 ❶ 《纲目拾遗》:“热。”
❷ 《广西中药志》:“甜、辛,温。”

功效 芳香健胃,祛风。

主治 风湿病,皮肤瘙痒,各种疟。 《纲目拾遗》:“功同肉桂。”

用法用量 内服:开水冲,0.06~0.3g。外用:磨涂。。【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养素园传信方》:“治各种疟;灯草1茎,约长10~14cm,以水稍润,再以肉桂油涂之,贴背脊风府穴,下至肺俞止,外以绵纸条封之。须临发前1~2时为之,或先1日更妙,贴后,次日发疟更重,嗣后渐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