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墨西哥农业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墨西哥农业经济agricultural economyof Mexico

墨西哥位于拉丁美洲最北部。国土面积197.2万平方公里, 高原和山地占国土面积的5/6。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00~700毫米。1982年,农业用地1.4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5%,其中耕地面积2 322万公顷,草原和牧场7 450万公顷,森林和林地4 930万公顷。全国分为三大农业区 (包括30个农业小区):❶温带农业区。由12个农业小区组成,主要包括中部和北部高原地区。
❷热带农业区。由14个农业小区组成, 大多分布在墨西哥高原东、西两侧的斜坡地带。
❸灌溉农业区。包括4个农业小区,主要分布在西北沿海平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中部高原、西北灌溉区、龙卡坦半岛和墨西哥高原东、西两侧斜坡地带。畜牧业分布于北部和墨西哥湾地区。森林和林地集中在马德雷山系和恰巴斯地区。墨西哥东临墨西哥湾, 西濒太平洋, 渔业资源丰富。
农业发展概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农业产值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下降。198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4%:农业劳动人口约780万,占全国劳动人口总数的37.6%。种植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产值一直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1982年为62.8%。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菜豆、水稻。玉米种植历来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0%左右。饲料作物以高粱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 由于畜牧业的发展,高粱种植面积扩大较快,1960~1981年,种植面积由3.7万公顷增加到176.7万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番红花、芝麻、大豆、棉花、剑麻、咖啡、甘蔗等。番红花生产居世界首位。历年主要农作物的收割面积和产量见表1。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畜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4%。肉类、奶类和蛋类生产稳步上升。1982年生产各类胴体肉310.6万吨, 蛋69.03万吨, 牛奶72亿多升(牲畜存栏和家禽饲养数见表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开展以培育高产良种、加强水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1983年,农用拖拉机约12.5万台,平均每台拖拉机负担耕地150公顷;机耕面积约占种植总面积的55%。全国使用良种的农田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40%。水浇地面积约550万公顷,占种植作物总面积的30%左右。使用化肥的农田面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60%,平均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约100千克,相当于拉美地区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的2.5倍。


表1 墨西哥1940~1982年主要农作物收割面积和家畜存栏、家禽饲养数单位:万头、万只产量表 单位: 万公顷, 万吨

年份
项目
194019501960197019801982

收割面积
产 量
334.17
163.97
432.78
312.20
555.84
541.98
743.97
887.94
677.65
1 237.44
564.30
1 012.90

收割面积
产 量
60.06
46.39
64.44
58.73
83.98
119.00
88.62
267.65
72.38
278.50
101.10
446.20

收割面积
产 量



92.09
274.72
157.86
481.24
134.00
495.63


收割面积
产 量


2.57
3.20
17.54
28.85
41.63
47.97
18.90
22.10

收割面积
产 量
5.93
2.67
17.10
8.00
20.31
12.92
27.37
17.94
26.40
17.66
9.10
3.20


表2 墨西哥1960~1982年

年份
畜禽
1960197019801982
1 766.802 605.803 459.003 683.40
346.70346.70620.50

绵羊
山羊
家禽
973.20
596.80
517.00
5 766.00
939.00
997.10
531.60
12 740.20
1 689.00
648.20
963.80
18 777.70
1 837.30
665.70
1 028.70
20 125.80

土地制度及经营形式 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前,封建大庄园制在农村中占统治地位。大庄园主实行“债役制”剥削,无地农民被债务关系束缚在庄园的上地上,成为债役农民,实际上成了以劳役偿还债务的庄园农奴。据1910年统计,全国97%的土地集中在830个大庄园主手中;自耕农拥有的土地仅占全国土地的2%左右;债役农共350万,连同家属共1 000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0%。债役农依靠庄园主划分的一小块土地为生,大部分时间为庄园主无偿劳动,以劳役偿还债务。墨西哥革命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法规定实行三种土地所有制:❶小地产制。凡占有100~200公顷水浇地或200~400公顷旱地或400~800公顷森林或草原的农户为“小地产”,受法律保护;超过限额部分的土地,由政府付给赎金予以征收。但是, 由于土地改革不彻底,“小地产”实际上包括了一切形式的私有农,其中有土改中未受到触及的大牧场、采用各种途径分散土地逃避土改的庄园、战后通过租赁土地方式发展起来的大中现代化农牧场、土改前的自耕农和拥有小块土地的贫苦小私有农,他们拥有的土地面积相差悬殊。
❷村社所有制。凡居住期超过6个月的20户无地农民组成的居民点,均可申请分配土地,组成村社。村社的森林和牧场归集体经营,土地分配给社员耕种,所有权属于国家。
❸印第安公社所有制。印第安人自古沿袭下来的土地公有形式,受宪法保护;公社失去的土地,由政府从征收的土地中归还。1970年土地普查,全国“小地产”共99.73万户,拥有土地面积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50.2%;村社、公社2.26万个,村社农户约300万,拥有的土地仅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49.8%。20世纪60年代以后,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在北部、西北部灌溉地区和热带作物区出现了从事出口农产品或商品粮生产的商品农业。经营商品农业的农业企业类型有:❶农业资本家经营的现代化大农场;
❷大型集约化(地产主经营的)牧场;
❸垄断资本控制的合同制农业联合企业;
❹由村社社员和中、小农场主组成的合作农场;
❺小地产农户经营的中、小型家庭农场。传统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和菜豆,由村社社员和贫苦小地产农户经营,平均每户耕地不足5公顷,以人力和畜力耕作为主。集中分布于中部高原、南部山地和其他干旱地区。
农业政策 采取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是:❶给予财政支持,增加农业投资。1940~1970年,农业投资约占国家总投资的15%。成立村社银行和全国农业信贷银行,向农业提供低息长期贷款,1943~1965年,国家银行系统向农业提供的贷款增加1倍。
❷促进土地集中。20世纪70年代初,修改土地法,提高私人拥有土地的限额,允许村社土地以出租方式转让。
❸实行农产品保证价格,加强市场调节。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对主要农产品的收购实行最低保证价格政策,并且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生活必需品公司的作用,调整和平抑主要农产品的购销价格,扩大农产品的流通渠道。
❹大力加强现代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建设和开发。20世纪40年代以来,政府在西北干旱地区兴建现代化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北部和西北部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商品农业区。
❺加强农业科学研究。1961~1976年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增长近16倍。70年代时,以全国农业研究所及其下属11个农业研究中心和56个实验站为主体的农业科研体系已经形成。1961年育成的“墨西哥小麦”成为全世界推广的高产良种。70年代培育的超矮秆玉米,适于机械收割,产量高。
❻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村综合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鼓励农民组成各类专业生产的经济合作体;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中心环节,推动农业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