聤(tíng 庭)耳
病证名。 见《肘后备急方》。泛指耳窍化脓性疾病。 或谓以脓色黄者为聤耳;以脓带青色名震耳;脓带红色名风耳;脓带白色名缠耳;脓带黑色名耳疳。多因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 相当于化脓性中耳炎。有虚实之分。 实证多因肝胆郁火及三焦湿热所致。症见耳底痛,流黄色粘脓,面色青紫,脘闷便秘,舌黄质暗,脉弦数,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虚证多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症见耳中流脓,终年不愈,脓水清稀不断。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外治可用黄连、附子为末,吹入耳中少许,换药时,宜先拭净脓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