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名天地坛,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因立四郊台祀之制,于嘉靖十三年改称天坛。 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是圆五、祈谷两坛的总称。 主要建筑在内坛,圆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天坛的主要建筑物有祈年殿、圆丘、皇穹宇等。 皇穹宇前有著名的回音壁和三音石。还有皇乾殿、神厨、宰牲亭、72间长廊、斋宫等建筑物。 天坛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