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翻白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翻白柴 【概况】: 异名 把把柴(《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蔷薇科栒子属植物柳叶栒子的全株。栒子属有90余种,中国产50余种,约8种药用。 原植物 柳叶栒子Cotoneaster salicifolius Franch.又名木帚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山米麻(《中药大辞典》)。 形态 半常绿或常绿灌木,枝条开展,小枝灰褐色,一年生枝红褐色,嫩时被绒毛,老时脱落。 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5cm,宽1.5~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绒毛及白霜,叶脉明显突起;叶柄粗壮,长4~5mm,具绒毛,通常红色。花密生成复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被灰白色绒毛,总花梗长3~5cm,花梗长2~4mm;花直径5~6mm,萼筒钟状,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萼片5,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花瓣5,白色,平展,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基部有爪;雄蕊20,稍长于花瓣或与花瓣近等长,花药紫色;心皮2~3,背面与萼筒结合,腹面分离,花柱2~3,分离,比雄蕊稍短,子房下位,顶端具绒毛。果实小形梨果状,近球形,直径5~7mm,深红色,小核2~3。花期6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6卷.123页.图版18∶14~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800~3000m的山地,或沟边杂木林中;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果实含微量氢氰酸[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7 【药性】: 性味 凉,苦。 功效 祛风热。 主治 干咳失音,脾湿发黄,肠风下血,小便短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干咳失音:翻白柴、玄参、麦冬、诃子水煎服。” 食疗 《四川中药志》:“治肠风下血:翻白柴,野地瓜根,白麦,酸汤杆,槐花炖猪大肠服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