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羊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羊蹄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东方宿、羊蹄大黄、牛舌大黄。 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或尼泊尔羊蹄Rumex nepalensis Spr.的根。 总状花序顶生,每节花簇略下垂,花被6,淡绿色,外轮3片展开,内轮3片成果被,果被广卵形,有明显的网纹,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其表有细网纹,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雄蕊6,成3对,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头细裂。瘦果三角形,先端尖,角棱锐利,长约2毫米,褐色,光亮。 有3片增大的果被包覆。花朝4月。 果熟期5月。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各地。 ❷ 尼泊尔羊蹄:多年生草本,根粗大。茎圆形,有浅棱,高0.7~1.5米,直立。单叶互生,叶柄细;茎生叶长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至三角状卵形,长20~40厘米,宽3~5厘米,或更大,先端短尖,其部心脏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之波状起伏,上部偶有杂于花序中的少数叶。总状花序,花簇之间有距离,花梗中部有明显的关节;花被6,内轮3枚扩大为果被,卵圆形,网脉突出而明显,中央有长椭圆形的疣状突起,边缘有针状齿,每侧约10枚,齿端成钩状;雄蕊6,子房三棱形,花柱3,柱头流苏状。 瘦果三角形,有光泽。花期5月。 分布我国中部及西南部。以上两种植物的叶(羊蹄叶)、果实(羊蹄实)亦供药用,见专条。 8~9月采取。 味苦,性寒,有小毒。入手少阴经。清热,通便,利水,止血,杀虫。 治大便燥结,淋浊,黄疸,吐血,肠风,功能性子宫出血,秃疮,疥癣,痈肿,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磨汁涂或煎水洗。脾胃虚寒,泄泻不食者切勿入口。 ❶ 治大便卒涩结不通:羊蹄根30克(锉)。以水1大盏,煎取1.8克,去滓,温温顿服之(《圣惠方》)。 ❷ 治产后风秘:羊蹄根锉研,绞取汁2~3匙,水半盏,煎1~2沸,温温空肚服(《本草衍义》)。 羊蹄根煎剂浓缩后酒精提取物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抑制作用,对前两者白细胞的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属植物团酸模Rumex confer tus Willd.的醇提水溶液对动物有持久的、中枢性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与大黄相似,小剂量有收敛,大量有轻泻作用。并能反射性的利胆,亦有某些止血作用。临床报道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