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亚语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亚语系世界语言按谱系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柬埔寨、印度等地。分蒙达、孟高棉、尼科巴三个语族。主要特点有:(1)声韵母较丰富,有复辅音声母,有复元音韵母和带辅音韵尾的韵母,复元音可带辅音韵尾;(2)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谓语居中宾语在后,定语一般在中心语后;(3)有形态变化。 南亚语系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语系之一。旧称澳斯特罗—亚西亚语系。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如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中部和东北部、尼科巴群岛、中国云南的西南部。约包括150种语言,使用人口约4000万。分孟—高棉、蒙( 南亚语系 008 南亚语系旧称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或澳亚语系。它包括约15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使用人口约4000万。语系内分孟高棉、蒙达、马六甲、尼科巴4个语族。我国云南省的佤语、布朗语、德昂语属于这个语系的孟高棉语族。 ☚ 印欧语系 南岛语系 ☛ 南亚语系见“语言文字”中的“南亚语系”。 南亚语系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语系之一。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分扪达语族和孟高棉语族。中国云南省的佤语、崩龙语也属该语系。 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 family 南亚语系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最早是德国传教士和人类学家施密特(W·Schmidt)于1906年提出来的。使用这个语系语言的民族,分布在印度、尼科巴尔群岛(印属)、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和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约有120种语言,其中包括历史比较悠久,使用人数较多的蒙达语(Munda)、孟语(Mon)、高棉语(Khmer,即柬埔寨语)、卡西语(Khasi)和越南语(Vietnamese)等。使用人口约6900万,约占亚洲总人口28.24亿(1985)的2.4%。南亚语系可分为四大语族。即越芒语族,孟高棉语族、蒙达语族和尼科巴尔语族。孟高棉语族,约有80多种语言,使用人口约1160万。使用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我国的云南省。这个语族在语音上的特点是,辅音比较复杂,塞音清浊对立比较普遍,辅音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整齐。元音分长短的语言比较多,有少数语言元音有松紧对立,一般没有声调,词汇以单音节根词为主。语法意义主要由词序与功能词表示。词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越芒语族,约有8种语言,使用人口约5220多万。使用这个语族的民族,分布在越南沿海平原越族(也称京族)聚居地区和国我的广西省。越芒语族语言在语音上的特点是,辅音比较简单,塞音有清浊对立。大多数语言元音不分长短,声调起区别词义的作用。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词汇中汉语借词尤其是越南语占相当大的比重。语法意义由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句子的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和补语在动词之后。蒙达语族,有19种语言(或方言),使用人口约540万(1961)。使用这个语族的民族,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地。蒙达语族的特点是有一种半辅音,有点像音节末的不破裂塞音,气流通过口腔时不与发音器官磨擦。声音听上去常带有轻微的鼻音。一个词根可以加上前缀、中缀和后缀来改变它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尼科巴尔语族,约有11种语(或方言),使用人口约2万,主要分布在印度洋的尼科巴尔群岛上。这个群岛由19个岛屿组成。尼科巴尔语族的特点是只有不送气的清塞音,没有送气或带声的塞音,元音分长短。用附加成分来表示语法意义。谓语一般在主语之前,指示词一般在名词之后。文字方面,孟文和高棉文是南亚语系最古老的文字,字母形式和书写规则都来自印度文字。越南在10世纪以后,出现了古代文字——字喃。它是一种方块字,部分借用汉字,部分使用汉字中会意、形声、假借的方法构成。13世纪以后,出现用字喃写的诗歌,大量作品流传至今。17世纪欧洲传教士制定了拉丁化的越语拼音方案。拉丁化的越南文已成为越南人民的书写工具。近百年来,有少数南亚语系的民族,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如卡西文、佤文。但大多数南亚语系的民族仍然没有自己的文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