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缺氧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缺氧事件 地质年代由于海洋生物大批死亡过分耗氧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在现代大洋中0-5℃的海水中氧的饱和值接近7.5×10-3,而实际上大洋深处只有3×10-3-5×10-3,比饱和值低约3.5×10-3,这是由于生物死亡后的腐解作用消耗O2,增加CO2所致。因此,在中等深度(约150-1000米)处有一个数百米厚的水层,那里是海水中氧含量最低的层次,比上覆和下伏海水的氧含量都低,称为“缺氧层”(oxygen minimum)。 在缺氧层深度范围内的陆坡地带,以及一些半封闭海盆中,发现有缺氧环境及相应的沉积物,这种缺氧沉积物在现代大洋中并不常见。然而,深海钻探发现,在某些时期,富含有机质的缺氧沉积物曾广泛出现。 除少数例外,中、新生代的黑色页岩大多集中在中白垩纪的某些时期内。可见,有机碳在某些特定时期的大洋中最易于形成并保存下来。 这些时期的环境特点与其他一些时期(包括现代)的特点大不相同,被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简称OAE)。作为缺氧事件标志的黑色纹层状泥或页岩厚度不一,有机质含量高达1%-30%。 沉积层中缺乏底流侵蚀的痕迹、无底栖生物化石,表明它们曾处于比较停滞的缺氧环境。深海钻探揭示,黑色沉积层的时代多属白垩纪中期(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故亦称“中白垩世缺氧事件”。Arthur等(1979)曾划分出3个主要缺氧事件: 看来,广布于现代洋底的强氧化褐粘土,在白垩纪大部分时期是比较少见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