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营
诸匠营中的一种,专门织制绸缎布匹,因由织机工人改组而成,故也称机匠营。 南京是全国丝织品的重要产地,历史悠久,机坊、织工众多。太平天囯革命前,南京城内的私营丝织业缎机达3万多张,出现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 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废除私人丝织业,将机工编入织营,由钟芳礼总管织营事务。钟芳礼“性稍和平,乃有机匠之招”。 “投入机匠者约二万人”。织营在诸匠营中规模最大。 钟芳礼将机织工人编立军伍,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营中军帅、卒长、司马都由南京城内有织布专长的技术工人担任,讲究工作效率,凡“分丝络经,限日缴缎匹若干”。由于他督理织务“斩然不紊”,故跃升至一级官阶殿前丞相,说明太平天囯对织营的重视。 因织营实行的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 建立后不过一年,出现了织工纷纷逃亡的现象,到1853年底,人数锐减,所存只有初时的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