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七
中药名。 见《陕西中草药》。别名:竹根参、竹节七。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的根茎。 分布我国中部及西南部。 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根茎扁圆柱形,略扭曲,长10~15厘米,径约1厘米,节明显,略膨大,节处有芽及膜质鳞片状叶,节间短。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皱纹。断面淡黄白色,细颗粒状。味苦涩。产于陕西、四川。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滋阴泻火,活血调经。治劳热咳嗽,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内服:煎汤,3~9克;或研粉冲服,1.5~3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❶ 治虚劳咳嗽:竹根七炖猪心、肺服(《成都中草药》)。 ❷ 治蛇、犬伤:竹根七鲜根茎或叶捣敷(《成都中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