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泻
❶ 病名。 即伤食泻。见《医学传灯·泄泻》:“积泻者,腹痛而泻,泻后痛减,泻去稍宽。”见伤食泻条。 ❷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因乳食积滞脾胃而致泄泻的病证。多因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较成人更为迫切,但因其饮食不能自节,加之调护失宜,喂养不当,饮食不洁,过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腻等食物;积滞于胃中,更伤脾胃,脾伤则不运,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从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发生泄泻。 《幼科发挥》:“积泻者,面黄,所下酸臭食也。”其证可见频频泻下,粪便稀溏,杂有残渣或乳块,气味酸臭如败卵,嗳气纳呆,伴呕吐,腹痛胀满,乳幼儿腹痛,常以啼哭为信号,尤其突然哭叫或睡中惊啼,舌苔白腻或垢腻。 治宜和中消导,调理脾胃,方用保和丸加藿香、白豆蔻,亦可用枳实导滞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