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科举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科举制度

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分科取士而得名。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于公元606年始设进士科。唐朝进士科外,增设明径、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后又设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非常设科目。诸科之中,以进士科为最重要。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

至唐代正式确立科举制度,武则天时实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宋以前均用儒家经义、孔孟之道作为考试选拔的依据。

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考试科目和内容日简,而考试方法、规则日繁,并固定了三年一次的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考卷用糊方式来防止舞弊。到了元代名存实亡。明清两工代科举制趋于完备。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四书集注》等书的解释为标准并规定八股文的格式作为考试选拔的依据。

科举制自隋唐始至明清止,历经1300年,通过教育考试来选拔官吏,在历史上有过进步作用,但因禁锢思想,摧病人才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废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