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扁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扁食

扁食

面片儿或饺类。《齐民要术》:“饼法有水引馎饦、……,挼如箸大,薄如韭叶,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而水引馎饦之名,则又今之汤饽饽,亦谓之扁食。”《清稗类钞》: “北方俗语,凡饵之属,水饺锅贴之属,统称为扁食。”第十六回: “李瓶儿亲自洗手剔甲,做了些葱花羊肉一寸的扁食儿,银镶钟儿盛着南酒,绣春斟了两杯,李瓶儿陪西门庆吃。”似为羊肉小饺。

☚ 粽   南酒 ☛

扁食biǎnshí

饺子:俗话说:“上车的~,下车的面。”今儿给大哥接风,咱就去“老妈手擀面”。

扁食biàn shǐ

关中谓饺子为扁食。

扁食biǎnshi

饺子。〔例〕刘若愚《明宫史》(此书又名《酌中志》)“正月”记云:“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纸炮……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北京人一般只叫饺子,或“包饺子”,而很少叫水饺,除去与烫面饺区分时才加“水”字。而文中“扁食”一词,却是地道的北京土语。(增188)∣祥子,我说你呢,你才是“哑巴吃扁食——心里有数儿”呢。(文三125)

扁食pi53ʂʅ213

水饺: 冬至~鳖跳崖,三十搅团猴上树。也作水角子。

扁食biě shé

<子洲>水饺儿。

扁食4491饺子。东北官话。辽宁锦州〖 〗。冀鲁官话。天津〖〗。河北保定〖〗、井陉。山东利津。◇ 《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二回:「银匠说是卖~的王二。」中原官话。河南洛阳〖〗、商丘〖〗、遂平〖〗、郑州〖〗、原阳〖〗。◇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反正是哑巴吃~,各人心中有数。」山东枣庄〖〗、东平〖 〗、梁山〖〗、济宁〖〗、菏泽〖〗。山西汾西〖〗、新绛〖 〗、襄汾〖〗、曲沃〖 〗、临汾〖〗。河北魏县〖〗。陕西白河〖〗。青海西宁〖〗。江苏徐州〖〗、邳县。安徽亳县、阜阳〖〗。晋语。山西太原〖〗、长治〖 〗、静乐〖〗、柳林〖 〗、岚县〖〗。内蒙临河〖 〗、呼和浩特〖〗。河北邯郸〖〗、张家口、宣化、张北。河南济源〖〗、获嘉〖〗、林县〖〗、汤阴。陕西绥德〖〗。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江淮官话。江苏南通〖〗。◈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她做~给他吃。」馄饨。江淮官话。江苏如皋。西南官话。四川宜宾。清光绪二一年《叙州府志》:「馄饨曰~。」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馄饨曰~。」官话。福建南平〖 〗。吴语。浙江常山〖〗。福建浦城〖〗。江西玉山。赣语。福建建宁〖 〗。客话。福建明溪〖〗、连城庙前〖〗。闽语。福建厦门〖〗、福州〖〗、永春〖〗、顺昌〖〗、福清〖〗。广东海康〖〗。台湾〖〗。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饅頭 > 扁食
扁食  biǎnshí

亦作“匾食”、“䭏食”。水餃、鍋貼類之有餡麵食。以其形扁,故名。明·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正月初一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金瓶梅詞話》第十六回:“李瓶兒親自洗手剔甲,做了些葱花羊肉一寸的扁食兒,銀鑲鐘兒盛着南酒……陪西門慶喫。”《醒世姻緣傳》第九回:“年下蒸饝饝、包扁食是俺的麥子,插補房子是俺的稻草。”《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幽閨記》第二十六齣:“一賣燒鵝,一賣匾食。”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卷一:“二月二日,龍擡頭節,人家以石灰引白龍入,以小灰引黑龍出。亦有以小䭏食祀者。”參見本類“餃子”。

面食

面食

面(~片;~汤;~筋;~糊;发~;拉~)
古代面食:饼(汤~)
面做的长条状食品:面(面条;挂面;寿~;汤~;炒~;凉~)
谷类面做的细长条食品:粉(粉干;粉丝;粉条;炒~;凉~) 麨
用米、麦、豆等面做的块状食品:糕(糕点;蛋~;年~;寿~;发~;豆~)
白色米糕:雪糕
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团(团子;饭~;汤~;米花~)
糯米面做的圆子:汤圆 粉果 元宵 圆子
半圆形有馅的面食:饺(饺子;~饵;蒸~;煮~;水~) 粉角 扁食
一种煮着吃的条状食品,多用荞麦面轧成:饹 饸 飵
一种用面粉发酵后蒸成的食品:馒(馒头;馒首) 馍(馍馍;白馍) 玉柱 馄饨
一种用发面包馅的食品:包(包子;肉~;甜~)
一种发酵后烤制的面食:面包
用玉米等杂粮面做的食物:窝头(窝窝头)
裹成圆筒形的面食:卷(卷粉;春~;花~)
油炸的面食:馃(馃子) 馓(馓子;馓枝) 油条
古代一种油炸的面食:粔敉 镮饼 开口笑
一种面食:饸 饹瘩 面疙瘩
其他几种面食:饨 馄(馄屯;馄饨) 餫(餫饨) 锅贴 馎饦 饽饽 馉饳
面食、点心里所包的糖、菜、肉等:馅(馅子;肉~;豆~;糖~;饺~;饼~) 心子
菜馅:馅草
饼中的豆馅:
发面用的含酵母的面块(粉):发面 发粉面筋 面肥 老面 焙粉 起子 酵子 引酵

☚ 面食、饼子   饼子 ☛
扁食

扁食

面制有馅食品。实物发现于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皮用麦面制成,半圆形,长约4.7厘米、宽约2.4厘米,现呈淡黄色。其形状与今水饺无异。现藏吐鲁番博物馆。有人认为宋代的“角子”,《金瓶梅》里所说“水角儿”,即水饺。元代称“扁食”,《饮膳正要》、《朴通事》均有此名。今天有些地区仍称饺子为扁食。明清时始称饺儿。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有“椿树饺儿”,大约是用香椿做馅的。

☚ 馄饨   牢丸 ☛
扁食

扁食

即饺子,也称“水点心”。明清时宫中食俗之一。饺子始于南北朝。公元5世纪就有 “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的水饺。唐代饺子与馄饨同称。韦巨源进皇帝《食单》 中有 “生进二十四气馄饨”,系做成不同原料、馅形各异的水饺。宋代的 “角子”、元代的“角儿” 即水饺。元朝宫中所食的 “时梦角儿”,系用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生姜、白面、蜜、小油等做成的。元代有 “匾食” 之说。明代称饺子为 “扁食”。《明宫史·火集》云: 正月初一日,“早上五更起床后,饮椒栢酒,吃水点心,即 ‘扁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以卜一岁之吉”。明崇祯年间 (1627—1644),坤宁宫近侍刘某精于做扁食,御用部分多由他亲手制作。清代的饺子又称“煮饽饽”。通常是元旦早6时,皇帝在奉先殿、堂子行礼,乾清宫进奶茶后,即进吉祥饽饽 (饺子)。饽饽中有包以金银小锞、宝石或银钱者,如果下箸即得之,则被视为新年大吉大利。如光绪帝在弘德殿内进食饽饽。春节食饺之俗沿袭至今。今内蒙古锡林部勒等地的蒙古族人仍将饺子称为扁食

☚ 腰丁腐皮   叫化鸡 ☛

扁食食(shi)

(~儿)〈名〉饺子。
《金》十六: 李瓶儿亲自洗手剔甲,做了些葱花羊肉一寸的~儿。
《醒》三: 后边计氏一伙主仆,连个馍馍皮、~边梦也不曾梦见。
《聊·墙》二: 银匠说:“是卖~的王二。”
<异>匾食。
《金》六七: 西门庆看着迎春摆设羹饭完备,下出匾食来。
<方>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中西部、河南东部、陕西北部、山西太原、青海西宁话和闽方言有此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