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政之舆
礼是政治权力的体现,借助礼,政治权力才得以推行。 这是儒家从礼与政治权力的关系角度来阐释礼的本质。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大夫栾盈被诬陷而出逃楚国。 晋国执政大夫叔向同齐灵公、卫殇公会于商任。 会见中,晋叔向发现齐、卫二国国君缺乏应有的诚敬之心,于是生发了“礼,政之舆也。政,身守也。 怠礼失败,失政不立,是以乱也”的议论。儒家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礼法及标志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是推行政令的重要工具。 所以孔子说:“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礼法制度是治理国家,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条件。《左传·昭公五年》引晋大夫女叔齐语曰“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礼,作为一种统治工具的特点,十分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