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朝贺东宫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朝贺东宫仪 朝贺东宫仪百官贺拜皇太子的仪典。因皇太子例居东宫,古时常以东宫表称皇太子,故名。据《明史·礼志七》记载: 朝贺东宫仪,“汉以前无闻。隋文帝时,冬至百官朝太子,张乐受贺。唐制,宫臣参贺皇太子,皆舞蹈。开元始罢其礼。故事,百官诣皇太子止称名,惟宫臣称臣。” 可知朝贺东宫是隋唐王朝才开始实行的,而且其具体礼仪各朝不尽相同。以明代王朝为例: 明洪武十四年 (1381)重新制定朝贺东宫仪,认为 “东宫,国之大本,所以继圣体而承天位也。臣子尊敬之礼,不得有二。请凡启事东宫者,称臣如故”。从原则上定下规制,即文官百官对皇太子的尊敬与对皇帝的相同,所以一律称臣。其朝贺节仪主要是: 前期,典玺官设皇太子座于文华殿,锦衣卫设仪仗于殿外,教坊司陈置大乐于文华门内,仪礼司官设笺案于殿东门外,设百官拜位于殿下东西依序排列。朝贺当日,百官到文华门外,由导引官前导,皇太子身着冕服出。奏乐。待皇太子升座,乐止。百官入,赞拜,乐作。四拜礼毕,丞相从西阶上至殿内拜位,俱跪。丞相致辞: “某等兹遇三阳开泰,万物维新。敬惟皇太子殿下,茂膺景福。” 于是皇太子回答: “履兹三阳,愿同嘉庆。” 如果是冬至日朝贺,则丞相致辞为:“律应黄钟,日当长至。” 皇太子的答辞为: “履长之节。” 如果遇皇太子千秋节,致辞又不同: “兹遇皇太子殿下寿诞之辰,谨率文武群官,敬祝千岁寿。”皇太子不需答辞。另外,凡朔望日 (即初一、十五),百官朝退,皆须到文华殿门外东西班列。皇太子升殿,奏乐,百官行一拜礼。 ☚ 中宫受贺仪 公主笄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