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碧桃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碧桃干

【概况】:

异名 桃枭(《本草图经》),鬼髑髅(《雷公炮炙论》),桃奴、果景(《别录》),干桃(《圣惠方》),气桃(《草木便方》),阴桃子(《分类草药性》),桃干(《现代实用中药》),瘪桃干(《中药志》)。

基源 为蔷薇科桃属植物桃或山桃的未成熟的果实。

原植物 桃Amygdalus persica L.(Prunus persica(L.)Batsch)。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C.de Vos ex Henry

历史 《雷公炮炙论》载:“用鬼髑髅勿使干桃子,其鬼髑髅只是千叶桃花结子在树上不落者,于十一月内采得,妙。”《别录》曰:“此(桃枭)是桃实著树经冬不落者,正月采之,中实者良。”《纲目》谓:“桃子干悬如枭首磔木之状,故名。奴者,言其不能成实也。

家宝方谓之神桃,言其辟恶也。千叶桃花结子在树不落者,名鬼髑髅。雷炮炙论有修治之法,而方书未见用者。”

余项参见“桃仁”条。

。【生药】:

采集 4~6月采收果实,摘取未成熟的果实,晒干。

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本品在江苏地区称核已硬化者为碧桃干;核未硬化者为碧桃奴。

鉴别 干燥未成熟的果实,矩圆形或卵圆形,长1.8~3cm,直径1.5~2cm,厚0.9~1.5cm,先端渐尖,鸟喙状,基部不对称,有的留存少数棕红色的果柄,表面黄绿色,具网状皱缩的纹理,密被短柔毛;内果皮腹缝线凸出,背缝线不明显。质坚实,不易折断。

气微弱,味微酸涩。

以干燥、实大、坚硬、色黄绿者为佳。

。【药性】:

性味 酸、苦,平。

❶ 《本经》:“微温。”
❷ 《别录》:“味苦。
❸ 《纲目》:“苦,微温,有小毒。”
❹ 《饮片新参》:“甘、酸,平。”
❺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苦。”

归经 《本草汇言》:“入手足厥阴经。

主治 治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妊娠下血。 ❶ 《别录》:“疗中恶腹痛。”
❷ 《日子华本草》:“治肺气,腰痛,破血,治心痛,酒摩暖服之。”
❸ 汪颖《食物本草》:“主吐血,烧存性,研末,米汤调服。”
❹ 《纲目》:“治小儿虚汗,妇人妊娠下血,破伏梁结气,止邪疟,烧烟熏痔疮,烧黑油调敷小儿头上肥疮软疔。”
❺ 《本经逢原》:“疗瘀血癥坚。”
❻ 《分类草药性》:“治膀胱疝气,遗精,妇女月经闭塞。”
❼ 《饮片新参》:“生津,止汗。治劳咳,养胃除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烟熏。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干桃丸(《圣济总录》)治疟:树上自干桃子2~7枚,黑豆30g,巴豆7粒(去皮、心膜、出尽油)。

上3味,捣罗为细末,滴冷水丸和梧桐子大,丹砂为衣。每服1丸,凌晨井华水吞下。
❷ 《经验方》:“治盗汗不止:树上干桃子1个,霜梅2个,葱根7个,灯芯2茎,陈皮3g,稻根、大麦芽各30g。水200ml煎服。”
❸ 《本草经疏》:“治内伤吐血:桃枭(煅存性)、棕灰、蒲黄、朱砂、京墨。为末,临卧以童便调服9g,小便解,色渐淡为度。


❹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血丝虫病:碧桃干、干石榴皮各9g,干茶树果3g,食盐少许,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圣惠方》:“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桃奴90g。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温酒调下6g。


❷ 《肘后方》:“治妊娠下血不止:桃枭烧存性,研,水服。”
❸ 《圣惠方》:“治小儿头疮:树上干桃烧研,入腻粉,麻油调搽。”
❹ 《纲目》:“治食桃成病:桃枭烧灰6g。水服取吐。”
❺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虚汗、盗汗:碧桃干9~15g,水煎服。”
❻ 中药通报 1988;(8):“治疗肺结核盗汗:碧桃干3000g,刷毛洗净浸泡4小时后水煎2次,第1次2小时,第2次1小时,合并2次药汁,剩下药渣再洗涤1次,与前药汁合并,加热浓缩,冷藏静置过夜。调整容积为3000ml,精滤灌封,每安瓿10ml,100℃湿热灭菌30分钟,置阴凉处保存备用。撤除一切有止汗作用的药物,每晚临睡前口服本品1~2支,7日为1疗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