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运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杜运燮1918—

祖籍福建古田,生于马来西亚。
归侨作家。曾任香港《大公报》编辑。1951年10月起在新华社工作,后曾任《环球》杂志副主编、译审等职。著有《诗四十首》、《热带风光》、《九叶集》、《南音集》等。
笔名:吴进、运燮、吴达翰

杜运燮

我和英国诗 杜运燮 外国文学1987年5期

杜运燮

杜运燮1918—2002

诗人。笔名吴进、吴达翰。福建古田人。早年在马来西亚读书。1934年冬回福州市读高中。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学习,曾与同学创办冬青文艺社。1945年大学毕业后,任重庆《大公报》、香港《新晚报》编辑,并在《文艺复兴》《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诗作。后去新加坡任教,并继续进行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富有活泼的想象和机智的风趣,与辛笛、穆旦等同属“九叶诗派”诗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在北京新华社工作,后到山西师范学院任教。曾任北京《环球》主编。著有《诗四十首》《九叶集》(与穆旦等合集)等多部诗集。

☚ 萧也牧   黄秋耘 ☛
杜运燮

杜运燮1918.3.17—

笔名有运燮、吴进、吴达翰等。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1934年回福州,在三一中学读高中。1939年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学习。1940年与同学创办冬青文艺社,编辑出版街头诗画墙报,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同时开始在桂林《大公报·文艺》、《明日文艺》、昆明《文聚》等报刊发表新诗,如《命令》、《机场通讯》、《给永远被遗留在野人山的战士》、《没落者》等等。其间曾应召入伍任美军译员,到过缅甸、印度等地。1945年大学毕业后曾任重庆《大公报》编辑、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教员、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编辑等。其间在重庆《中国诗艺》、《萌芽》、上海《文艺复兴》、《诗创造》、《中国新诗》、新加坡《学生周报》等报刊发表诗与散文。主要诗作有《黎明》、《太伟大的,都没有名字》、《追物价的人》、《登龙门》、《善诉苦者》、《山》、《雾》等等。1946年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诗集《诗四十首》。他的诗以活泼的想象和机智的风趣见胜。常常用轻松的笔调处理严肃的题材,揭示事物的矛盾和可笑的实质,对于黑暗社会讽刺颇为犀利,因而获得诗坛的好评。他的《滇缅公路》等三首诗被闻一多收入《现代诗抄》。《登龙门》等2首诗被收入《中国四十年代诗选》。此外美国《二十世纪中国新诗选》(1963年)和香港《现代中国诗选》(1974年)等均收入他的诗作。在新加坡期间,主要从事散文创作。1951年结集为《热带风光》,出版于香港学文书店。建国初在香港晚报任翻译兼副刊编辑。1951年开始在北京新华社工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1年与辛笛、陈敬容等人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诗合集《九叶集》。

☚ 杜谈   杜霜华 ☛
000025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