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杜谈1911—1986

河南内乡人
中共党员。作家。曾任职于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调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后任电影剧本创作所电影剧本编剧。1958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作有《翠岗红旗》。
原名:杜兴顺
笔名:白特、朱彭、隐夫、窦隐夫
别名:杜英夫

杜谈

记诗人杜谈
访诗人杜谈
杜谈传略
艾 芜
露 菲
申 春
新文学史料1983年4期
名人传记1985年2期
新文学史料1985年3期

杜谈

铁窗战友,英容历历——阳翰笙深情忆杜谈
庄严的人生的结束——悼念杜谈同志
宁愿看他活的微笑——记杜谈和他的诗
阳翰老忆铁窗战友杜谈
一个不该遗忘的人——怀念杜谈同志
一身傲骨入黄泉——我所认识的诗人、编剧杜
潘光武等
袁文殊
康志强
潘光武等
颜一烟
赵绍义
文学报1986年1月9日
人民日报1986年7月9日
文艺报1985年3期
龙门阵1986年2期
电影艺术1987年5期
电影创作1987年12期
杜谈十年祭柳 倩新文学史料1996年4期
杜谈

杜谈1911—1986.4.19

原名杜兴顺。笔名有窦隐夫、白特、朱彭等。河南内乡人。1923年考入开封北仓中学,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爱读鲁迅的作品。1928年冬在共产党员影响下追求进步,离家到北京大学做旁听生,学习期间开始写作新诗。1930年秋,与中共党员张秀中、铁岩等人在中国普罗诗社领导下,最早在北方诗坛提倡普罗诗歌,主张把“实际斗争和我们的阶级意识反映到艺术上去”。先后参加编辑北平“左联”领导下的《北方文艺》、《文哨》、《搴旗手》、《普罗诗选》等文艺报刊,并发表诗作。1932年,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殉难一周年,与张秀中、铁岩合编诗集《血在沸》(内收他的诗歌12首)秘密发行。 5月,他创作的独幕剧《到明天》在北京公演。同年秋到上海,经周扬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诗歌组工作。与蒲风、穆木天、杨骚等结为诗友,参加编辑《新诗歌》。为解决中国诗歌会出版经费的困难,回乡动员家人捐款。其间创作《人贩子》、《狱》、《暗杀》、《挨打的邮差》等诗作,回上海后辑为《还乡记》(有志书屋1934年版)。另一短歌集《青春集》,因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未能出版。1934年11月1日,以窦隐夫的笔名写信向鲁迅征求对新诗的意见,鲁迅在复信中对新诗的发展提出了有影响的见解。同年冬在参加左翼文化运动时被捕。1936夏出狱后重返上海,为悼念鲁迅写诗《让我再看几眼吧》,并将1936年前后的诗作辑为《囚人之梦》出版。1937年出版诗集《火》。上海八一三事件后奔赴武汉,经郭沫若介绍到延安,在中央研究院学习,毕业后留院新闻教研室工作。这时期的诗作散见于延安《新诗歌》和昆明《战歌》等刊物,汇编出版的有诗集《梦》(1941年),诗风有较大的变化。他的诗大都运用口语,诗风朴实亲切,但有的诗构思较为平淡。1945年到张家口、承德、佳木斯等地做宣传工作。1949年调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在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剧。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创作4个电影剧本,拍摄的有《翠岗红旗》。

☚ 杜苕   杜运燮 ☛
000025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