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莲教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莲教起义 1796—1804年发生的清朝中期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运动。 清朝乾隆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楚、豫、陕、川等省流民,辗转流徙,多聚于几省交界山区,以棚为屋,又称棚民。他们耕垦山地,贫苦不堪。白莲教宣传弥勒降世,将救济教徒,深得民心。 1775年,白莲教首领刘之协、宋之清等在川陕楚传教,准备起义,不幸于1793年被捕。 清廷又下令严缉教徒,仅荆州等地即株连数千人。人民忍无可忍,传称“官逼民反”,于1796年正式起义。 其中聂杰人、张正谟从枝江而起,王聪儿(女)、姚之富从襄阳而起,四川达州徐天德、王登廷,东乡冷天禄、王三槐,太平孙赐俸、龙绍周等一时并起。这次起义以流民为主体,包括盐户、逃兵等成份。 1797年几路义军会合,众达10多万,声势浩大。 他们利用险要,采取游击战术,几次打败清兵。起义逐渐波及川、楚、豫、陕、甘5省。1798年,王聪儿等率军至郧西作战,不慎被围,最后跳崖牺牲。 其它各支义军分路活动,猛袭川西,转战甘陇,使清廷穷于应付,十分被动。清统治者乃坚壁清野,重兵追剿,使义军逐渐陷入困境。 1801年徐天德阵亡,所部分散坚持战斗。1804年起义军全部被镇压。 这次大起义波及5省,历时9年。清朝抽调十几省军队,耗费2亿两,损兵折将甚多。 清王朝经此打击,已无法挽救其急剧衰落的局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