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芷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芳香,白茝,苻离,泽芬,香白芷。 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 多年生大形草本,高2~2.5米。根粗大,实心,圆锥形,垂直生长,外皮黄褐色,侧根粗长略成纵行排列,基部有横梭形木栓质突起围绕,突起不高,有时窄条形。 茎粗壮,圆柱形,中空,常带紫色。茎生叶互生,有长柄,叶柄基部扩大成半圆形叶鞘,叶鞘无毛,抱茎,亦带紫色,2~3回羽状复叶;小叶片披针形至长圆形,基部下延呈翅状。茎上部叶无柄仅有叶鞘。 夏季开白色小花,排成大形复伞形花序。伞幅通常22~38个,总苞1~2片,臌大呈鞘状,小总苞片通常比花梗(小伞梗)长或等长,花梗10余个,花瓣倒卵形,先端内凹。双悬果扁平长广椭圆形,分果具5棱,侧棱有宽翅,无毛或有极少毛。 野生者多见于湿草甸子、灌木丛中及河沟两旁砂土或石砾质土壤中。我国南北各地有栽培。生产于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东北地区野生种一般不做白芷用,而作独活用。 根肥大,形似胡萝卜,外皮黄棕色,有浓香气。茎直立,中空,上部呈叉状分枝。 基生叶具长柄,柄基稍扩大,2回羽状复叶,小叶片3~5片,茎生叶互生,叶柄全部扩大呈鞘状,抱茎;2~3口三出或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形至窄卵形,基部一般不下延成翅,有明显小叶柄。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伞幅30~70,不等长,被短柔毛;花梗多数;花小,白色,花瓣长圆形。 双悬果扁椭圆形,分果具5棱,则棱有翅。生于山坡、路旁、林缘、河边。 东北有野生,主要栽培于四川,其它各省区有引种栽培。 本种与兴安白芷很相近,但植株较矮小,高一般不超过2米。 主根的侧根略排成四条稍斜纵行,侧根基部的木栓突起粗大而高。 花稍小黄绿色,伞幅较小,通常12~27个,小总苞片多数,窄披针形,通常比花梗短。花梗多数,花黄绿色。 双悬果椭圆形或圆形,长5~6毫米,宽3.5~5毫米,有疏毛。生于灌木丛间。 我国福建、台湾有分布;浙江等地有栽培。 茎下部叶具柄,柄长2~4厘米,基部有宽阔叶鞘,叶片2回羽状深裂,长5~20厘米,宽5~7厘米,裂片宽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5厘米,上面深绿色,粗糙细皱,下面浅绿色,边缘具不等齿牙;茎上部叶与茎下部叶相似。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伞梗13~20;总茎缺或有1~3枚,线状披针形;小总苞片4~5,线形,花2型,边缘花较大,不整齐,中心花近于整齐;萼齿5,线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先端2裂;雄蕊5;子房近于无毛。双悬果倒卵形或卵形,长7~8毫米,分果具5条细棱。分布云南、四川。 云南有栽培。秋播种植的,次年7~9月间茎叶枯黄时采挖。春播者,当年10月采挖。择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 除净残茎、须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晒干或微火烘干。 置干燥不通风处保存,防虫蛀或霉烂。药材: 有时附有支根。顶端有凹洼的茎痕,也有多数同心环状的纹理。表面黄色或淡棕色,有众多皱纹,分布有少数长0.5~1厘米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突起处色较深,有时有支根切除的痕迹,显淡棕色。质坚硬而较轻。 断面粉质,全部淡棕色,随处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状,棕色而明显,木质部约占横断面的1/3强,射线坚密,自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微香,味苦辛。 以独支、皮细、外表土黄色、坚硬、光滑、香气浓者为佳。主产四川。产河北者称祁白芷;产河南者称禹白芷、会白芷。 主产浙江。 质脆。断面皮部类白色,散布棕色油点及裂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淡黄色,占全径1/3。商品多切成厚约1厘米以下的厚片。气芳香,味辣而苦。 主产云南。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赤白带下、肠风痔漏、皮肤燥痒、疥癣、痈疽疮疡、瘰疬、目赤胬肉、反胃吐食、砒中毒、蛇咬伤、刀箭金疮。内服:煎汤,2.4~6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阴虚血热者忌服。 ❶ 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6克(《丹溪心法》)。 ❷ 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2.4克,苍耳子3.6克,川芎1.5克,北细辛2.1克,甘草0.6克。白水煎,连服4剂。 忌牛肉(《疡医大全》)。 ❹ 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6克,米饮入蜜少许,连进2服(《十便良方》)。 ❻ 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6克(《经验方》)。 ❾ 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30克,单叶蜀葵根60克,芍药根(白者)、白矾各15克(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桐子大,空肚及饭前,半饮下10~15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白芷全草含挥发油,兴安白芷根含白当归素、白当归脑、氧化前胡素、欧芹属素乙、异欧芹属素乙、珊瑚莱素、一种类似当归酸的酸及一种致痉挛的毒素白芷毒素。另有报道,根中含花椒毒素、异当归脑和新白当归脑,又曾分离出别异欧芹素乙及5-甲氧基-8-羟基补骨脂素。杭白芷根含6种呋喃香豆精:异欧芹属素乙、欧芹属素乙、佛手柑内酯、珊瑚菜素、氧化前胡素、水化氧化前胡素。尚分出二种白色结晶:C11H10O5(熔点159~160℃)和C14H14O4(熔点187~188℃)川白芷根含白芷灵、川白芷素、佛手柑内酯和伞形花内酯。 据体外初步试验,川白芷水煎剂对大肠肝菌、痢疾(宋氏)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小量白芷素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背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诞呕吐,大量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而全身麻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