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焦易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焦易堂 【生卒】:1880—1950 【介绍】: 陕西武功人。 原名希孟,号稷山。早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法律系,参加中国同盟会。 1911年回陕策动陕西起义。 1912年当选陕西省参议院参议员。 寻当选第一届国会议员。1913年南下参加反袁的“二次革命”。1917年随孙中山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出席国会非常会议,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次年被孙中山委为陕西劳军使,赴陕西宣慰靖国军。 1921年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参议。 次年起任中国国民党华北军事党务特派员、豫陕军事特派员、陕西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1924年参与策动冯玉祥北京政变。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宣慰使。 1928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兼法制委员会委员长。次年在中国国民党三全大会当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30年起,兼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国医馆馆长。曾创办首都女子法政讲习所。1935年出任最高法院院长。中国国民党五全大会起,当选中央执行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委员。1946年被推为“制宪国大”代表。1949年去西北,筹划抵抗解放军的进攻。西北解放后,又去成都。同年底转赴台湾,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50年10月在台北病故。 著有《稷山文存》《三民主义与世界大同》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