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金沙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金沙草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海金沙藤(广州军区《常用中草药手册》),金砂蕨(《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铁线蕨(《云南药用植物名录》),左转藤(《天宝本草》)。 基源 为海金沙科海金沙属植物海金沙的鲜或干全草。 原植物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Ophioglossum japonicum Thunb.) 余项参见“海金沙”条。。【生药】: 采集 8~9月采收全草。 【化学】: 茎叶中含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ric acid)和咖啡酸[1],茎中含氨基酸、糖类、黄酮类和酚性成分[2];叶中含二酰基甘油基三甲基高丝氨酸(Dictcylglycery-Itrimethyl homoserine,DGTS)[3]及黄酮类成分[2]。此外,从原叶体的培养基中分离出赤霉素A9甲酯(Gibberellin A9methyl ester)[4]。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5;16(3):13 [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001 [3] Phytochemistry 1984;23(4):1625 [4] Tetrahedron Lett 1988;29(32):3959 【药性】: 性味 甘,寒。 ❶ 《履巉岩本草》:“凉。”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主治 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带下,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湿热黄疸,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烫伤,丹毒。 ❶ 《履巉岩本草》:“治淋病热痛者,并小便不利。”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30g(鲜品30~90g);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夷坚志》:“治热淋急痛:海金沙草阴干为末,生甘草煎汤,调服6g;或加滑石。” ” ” ” 单方应用 ❶ 《广西本草选编》:“治痛经:海金沙草15~30g。水煎服。 ” ” ” ” ” ⑾《福建民间草药》:“治赘疣:海金沙全草60g,水煎洗;在洗时用其藤擦赘疣处,日洗2~3次。”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流行性腮腺炎:海金沙藤30g。水煎服。 每日1次。另用木鳖子碾粉,浓茶汁调成糊,涂患处,保持湿润。” ⒀《湖南药物志》:“治烫火伤:取鲜海金沙藤60g,洗净,杵取自然汁过滤,用童便、烧酒调搽患处,干后再搽,不拘次数,患处花白逐渐变黑即愈。” ⒁《安徽中草药手册》:“治外伤出血:鲜海金沙藤捣烂敷患处。” ⒂《福建民间草药》:“治梦遗:海金沙藤烧灰存性。用净灰4.5~6g。 开水冲服。” ⒃《广西本草选编》:“治烧、烫、蜂螫伤,外伤出血:海金沙鲜叶,捣烂,外敷患处。” ⒄《福建民间草药》:“治火烫伤:海金沙鲜叶捣烂,调人乳外敷火伤处。” ⒅《湖南药物志》:“治鼻 ” ⒆《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缠腰火丹:海金沙叶(鲜)切碎捣烂。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状,涂搽患处。 ” ❶ 《广西中草药》:“治黄蜂螫伤:金砂蕨叶30g。捣烂;取汁擦患处。” 食疗 《湖南药物志》:“治痧症:海金沙全草15g,煮鸡蛋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