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泽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泽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漆茎、大戟(《别录》),猫儿眼睛草、五风草(《纲目》),倒毒散(《四川中药志》),五朵云(四川),乳浆草(江苏)。 基源 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的全草。 原植物 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 历史 泽漆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 《别录》载:“一名漆茎,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泽。 ”又云:“此是大戟苗,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本草图经》载:“今冀州,顺州及近道亦有之。”《证类本草》引《本草图经》的冀州泽漆图,与今之泽漆近似。《纲目》泽漆条载:“春生苗一科,分枝成丛,柔茎……叶圆而黄绿,颇似猫眼,故名猫儿眼睛草;茎头五叶……抽小茎五枝,每枝开细花,青绿色,复有小叶承之,齐整如一,故又名五风草,绿叶绿花草。掐茎有白乳汁粘人,其根白色,有硬骨。或以为大戟苗者,误也。 ”所述及附图与本种无异。《植物名实图考》载:“今处处有之,……煎熬为膏,敷无名肿毒极效。” 形态 一、二年生草本,高10~30cm。茎无毛或仅分枝略具疏毛,基部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或匙形,中部以上有细锯齿,先端钝圆或微凹缺,基部阔楔形,长1~3cm,宽0.5~1.8cm,无柄或有短柄;茎顶端具5片轮生叶状苞,与下部叶相似,但较大。多歧聚伞花序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又生出3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三回分为2叉;杯状花序钟形,总苞顶端4浅裂,裂间具腺体4,肾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无毛;种子卵形,长约2mm,表面有凸起的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25页.图298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荒野湿地及山沟,溪边,林缘路旁。。 【生药】: 采集 4~5月开花时采收,除去根及泥沙,晒干。 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较高。 鉴别 全草长10~30cm。茎圆柱形,鲜黄色至黄褐色,光滑或具不明显的纵纹,有明显的互生褐色的条形条痕。叶常破碎或脱落,皱缩,暗绿色。 茎顶端具多数小花及灰色的蒴果,总苞片绿色,常破碎。气酸而特异,味淡。以干燥、无根者为佳。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 含槲皮素-3,5-二-D-半乳糖甙(Quercetin-3,5-di-D-galactoside)、菜豆凝血素(Phasin)、丁酸、泽泻醇(Helioscopiol)、泽漆内酯(Helioscopinolide)A、B、C,β-二氢岩藻甾醇(β-Dihydrofucostero1)、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1]。 乳汁含间羟基苯基甘氨酸、3,5-二羟基苯甲酸。干乳汁含橡胶烃(聚萜烯13%,树脂62%,水溶性物25%)[1]。种仁含脂肪油、蛋白质、纤维素、糖,另含12-去氧大戟二萜醇(12-Desoxyphorbol)及其酯衍生物、12-去氧大戟二萜醇-13-顺芷酸酯、12-去氧大戟二萜醇-13-顺芷酸-20-乙酸酯、12-去氧大戟二萜醇、13-十二硫二烯酸-20-乙酸酯、12-去氧大戟二萜醇-13-苯乙酰基-20-乙酸酯、12-去氧大戟二萜醇-13-(2-甲基-顺-2-丁酰基)-20-乙酸酯、12-去氧大戟二萜醇-13-(2-甲基-顺-2-丁酸)酯[1,2]。根含泽漆酮(Euphohelionone)、泽漆素(Euphohelioscopin)A、B,大戟宁(Euphornin)A、B、C,大戟黑林(Euphohelin)A、B、C、D、E,泽漆品(Euphoscopin)A、B、C、D等[3],大戟素(Euphorbin)、泽漆毒素、麦芽糖等[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214 [2] 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251 [3] 中草药,1990;21(2):39。【药理】: 泽漆煎剂(5g/ml)0.5~2.0ml/只,sc连续6wk,对感染结核杆菌的豚鼠有治疗作用,鼠蹊部淋巴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肝、脾、肺结核结节,及接种部位冷脓疡等均较对照组为轻,但体外试验,泽漆无抑制结核杆菌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通报 1957;3(5):198 【药性】: 性味 苦,微寒。 有毒。 ❶ 《本经》:“苦,微寒。” ” 归经 入大、小肠、脾经。 ❶ 《得配本草》:“入手阳明、太阳经气分。” 功效 逐水消肿,散结,杀虫。 主治 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骨髓炎。 ❶ 《本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❶ 《本草经集注》:“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半夏、桂枝、黄芩,治水饮内停。 ❷ 配茯苓、桑白皮,治水肿。 ❺ 配槟榔、木香、陈皮,治食癥癖气,脾胃虚弱。 ❻ 配刘寄奴、石竹根,治食道癌,胃癌。 ❽ 配防己、白术、泽泻,治腹水肿满,面目浮肿。 ❿ 配黄芩、鱼腥草、桑白皮,治肺热咳嗽及痰饮喘咳。 方选和验方 ❶ 泽漆汤(《金匮要略》)治咳逆上气,脉沉者:泽漆(先煎取汁)1050g,半夏15g,紫参(一作紫菀)、生姜、白前各175g,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45g。为粗末,内泽漆汁中煮取1000ml,每服100ml,温服,至夜服尽。 水煎服。 研为散,每服9g,加生姜0.3g,大枣3枚,水煎服。 上药 ❻ 《补缺肘后方》:“治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胃癌):泽漆120g,葶苈(熬)、大黄各60g。各研为细末,混匀,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2丸,日3次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