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剂
基础理论名词。 指运用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风病的范围很广,病情变化比较复杂。 概言之,可分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 外风指风邪侵入人体,留于肌表、经络、筋骨所致。此外,风邪毒气,从皮肤破伤处侵入人体而致的破伤风,亦属外风范围。内风大多指内脏病变所致。如肝风内动、热盛动风、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等。治疗上,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因此,本类方剂不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治风剂的运用,首先必须辨别风病的属内、属外,分别其寒、热、虚、实。若属外风,则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属于内风,则宜平熄,切忌辛散。如风邪夹寒、夹热、夹湿、夹痰者,则应与祛寒、清热、化湿、化痰等法配合。 外风引动内风,内风兼夹外风者,当辨证施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