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实壳
中药名。 出《唐本草》。别名:橡斗壳,橡豆子壳。为壳斗科植物麻栋Quercus acutissima Carr.的壳斗。《日华子本草》:“入药捣,炒焦用。”《本草纲目》:“涩温,无毒。”收敛,止血。治泻痢脱肛,肠风下血,崩中带下。内服:煎汤或入散剂。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❶ 治下痢脱肛:橡斗壳烧存性,研末,猪脂和搽,并煎汁洗之(《仁斋直指方》)。 ❷ 治肠风下血:橡豆子壳,用白梅肉填满,两个合定,铁线扎住,烧存性,研末,每服6克,米饮下。另用硫黄填满,煅研酒服(《余居士选奇方》)。 ❸ 治走马牙疳:橡斗子壳入盐填满,合定烧透,出火毒,研入麝香少许,先以米泔漱过搽之(《全幼心鉴》)。 ❹ 治风虫牙痛:橡斗5个,皂荚1条(均入盐在内)。 同煅过,研末,日搽3、5次,荆芥汤漱之(《经验良方》)。 |